電影評論

【 MOVIE6 影評 】《 何者 ─ 我們都想成為「誰」? 》焦躁不安的社會新鮮人們

《 何者 ─ 我們都想成為「誰」? 》焦躁不安的社會新鮮人們

日劇作品經常對教育制度和社會現象進行批判,例如較為經典的《龍櫻》、《女王的教室》、《怪獸家長》以及最近熱播中的《下剋上受驗》和《就活家族》,都引起了社會熱烈的討論。而今次,筆者想介紹一齣最近終於在香港正式公映的日本電影——《 何者 ─ 我們都想成為「誰」? 》

《 何者 ─ 我們都想成為「誰」? 》的來頭不小,原著小說曾於2013年獲得第148屆直木賞,而作者朝井遼曾於2009年憑著《聽說桐島退社了》獲得第22屆小說昴新人獎,當時他只有19歲。

《聽說桐島退社了》亦曾經被改編成為漫畫和電影,電影更贏得了第36屆日本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以及第34屆橫濱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新人」等獎項,成為了2012年的話題之作。

與《聽說桐島退社了》的中學生世界不同,《何者》講述一班大學生求職的故事。男主角拓人(佐藤健 飾)大學時是戲劇部編劇,在求職活動上擅長分析別人。光太郎(菅田將暉 飾)是拓人的室友,讀書時專注樂隊活動。瑞月(有村架純 飾)性格純真率直,是拓人的暗戀對象,但她卻喜歡光太郎。里香(二階堂富美 飾)是瑞月的密友,住在拓人樓上,對求職活動最為認真投入。隆良(岡田將生 飾)是里香的同居男友,表面上說討厭求職,但其實秘密地不停參加求職活動。五個社會新鮮人,由團結到分歧愈來愈大,關係漸漸出現變化……

在日本,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時間比較早。早於畢業前一年就要展開「就職活動」,搜集求職資訊、參加不同的就業博覽會、預備履歷表、進行面試等等,務求在畢業前爭取到大企業的「內定錄取」。否則,畢業後通常就只能夠從事外判合約工或零散工,缺乏前途。

wp-1485557104943

除了描寫日本大學生怎樣過五關斬六將求職之外,故事還表達出年輕人對前景不明朗的焦躁不安,以及所帶來的人性陰暗面,從而批判日本社會的「就活」文化。

在觀看電影的時候,觀眾能夠感受到一鼓很壓抑的氣氛,彷彿與戲中的角色一樣,需要面對社會施加給他們的龐大壓力,對事物的看法和人際關係都被殘酷的現實扭曲。

電影結集了現今日本藝能界中最火紅的新世代演員,海報上的六人都是獨當一面的演員,特別是佐藤健和二階堂富美,他們今次飾演性格虛偽腹黑的年輕人,演出得很傳神,值得一讚。而且,戲中運用了大量舞台劇手法,為電影增加了很多分數。

電影的大約九成時間都拍得平實,但結尾突然穿橋,令人意想不到,十分衝擊,好像把一塊大石頭掉進平靜的湖裡,打破了虛假的和諧。完場離開戲院之後,那種很心酸和難過的感覺仍揮之不去,感嘆日本社會制度對年輕人的壓迫實在很嚴重,不斷製造失敗者,而香港也是類似的。

「夢想vs現實」的矛盾以及「追求別人認同vs不想改變自己」和內心爭扎經常在戲中出現。工作與夢想好像是對立的,曾經專注戲劇和樂隊活動的拓人和光太朗要放棄夢想,畢業之後要成為社會中的一粒螺絲。

在求職的過程之中,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就必須放下身段和自我、改變自己去玩這個「遊戲」,變成一個別人想要你成為的「你」,當中甚至不乏說謊,扭曲人性。

與《聽說桐島退社了》有點相似,電影寫實地描寫出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情況,以及他們的心態。當中,對年輕人運用社交媒體的心理,描寫得十分到肉,恐怖得讓我們不敢去正面面對。

 

文:林兆彬

前學聯副秘書長,註冊社工,業餘時事漫畫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二次創作愛好者。夢想是能夠讓世界變得美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