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你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你的摯親換上非常罕見的慢性頑疾,如何取捨事業與家庭?Robin Wright 24歲成為影后,然後生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可是小兒子Aaron卻換上慢慢折磨人的罕見慢性頑疾Usher Syndrome,慢慢的成為她的負擔,人到中年,又要照顧兒子,加上本身對藝術的執著不為商業利益妥協,演藝事業逐漸走下坡。電影公司看準她的兩難,引誘她出售自己的肖像權和內心世界,在現實的洪流下Robin萬般不情願地「被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推進科技玩弄人心的時代的來臨。…
電影評論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勵志片。 或許是吧,可是它黑白的畫風,不像普通的懷舊黑白片:出現的手機告訴你,這不是為了懷舊、致敬而把顏色褪掉;反而這種黑白色的單一畫面(加上顯示時間地點的間隔)讓人誤以為它是一部十分逼真的紀錄片。…
故事講述好友Perth和Tan及其女友Ice三人糾纏的故事,與其說是一泰式恐怖片,不如說是重口味校園偶像劇。 主演Chutavuth,Supassra,Thanapob同為泰國GTH影業旗下藝人,因同公司出品的偶像劇《荷爾蒙(Hormones)》紅遍泰國。於是片方乘熱打鐵,把三名小鮮肉推進恐怖片廠,上演一段糾葛的三角愛情故事。偶像片出身的三人在外貌上無可挑剔,很是討巧。…
繼《達文西密碼》後,再有一部電影能於羅浮宮取景,無獨有偶地,兩部電影都是懸疑故事。非但不少人因沒有去過羅浮宮而感到這地方十分神秘,包括我,相信即使到訪過的朋友,館內的名畫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充滿著神秘感。本來的特質,配以電影的佈局,不難令觀眾容易墮入電影的懸疑感。不過《蒙》的佈局和對符號的玩弄永遠不及《達》的一半(或更少)。…
愛,但只有愛不足以證明Jenko和Schmidt究竟有多老友鬼鬼。真正的死黨,分分秒秒都能夠陪你癲陪你喪,做盡低能之事;偶有不和,分開各自探索屬於自己的新一片天,但總對陳年舊友念念不忘,發覺就算體形、智慧、處事作風等等差異甚廣,最夾的原來是大家的心。此等友誼彌足珍貴,惟獨這種難捨難分的「真愛」才能爆發出無限笑話。…
近年來「舞蹈」成為電影主題的大熱,當中不乏更以青春無敵的俊男美女作主角,勁歌熱舞,看得觀眾熱血澎湃,或會喚醒大家年青時追過的夢。可是,如果你是抱著看「狂舞派」或者「Step Up」的心態入場自high一番的話,你可能要失望了。因為相比之下,「舞自由」絕對是一套較沉重的電影,它以寫實的手法將某些人生的悲痛活生生地呈現於大螢幕。…
如果說《那些年》是在春光明媚時品嚐的下午茶,甜中有酸,那《等一個人》就是在夕陽下的浪漫晚宴,濃濃情誼不斷湧現。幾對戀人的悲歡離合,總能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中有非常多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元素,例如各色的奇葩社團,大白菜,泳裝,吃角質的魚,屎就在心中,乳頭,香腸,豆腐花等等。讓人先是忍不住捧腹大笑,然後流出眼淚久久回味。…
《情迷出租男》不是色情片,雖然有兒童不宜的畫面,另加大量有味對白,但統統都為襯托「寂寞治療」這條主線所附加的配菜,重點探討微妙的兩性關係、現代都市人與傳統宗教文化價值觀的衝擊與差異。電影大膽談性,透過肉體接觸吐露一眾女角的悶氣,還有男主角費柯對性與愛時而追求時而躲避的掙扎,不過3P實在多餘,不及費柯與猶太人寡婦艾歌有愛無性的互動震撼。…
9年前的《罪惡城》令人看得最過癮的地方,就是其暴力的美學,用黑白色調去降低殺戮的血腥感覺,加上許多有很多「定格」的構圖,然後給主角在來個大大的 Headshot,擺個造作的姿勢,很型,很有美式漫畫的感覺。現在上畫的第二集,延續這種美學,用震撼的視覺效果令人看得過癮,配以3D的拍攝手法,令幾場暴力的大戰都更立體,把電影融入漫畫裏,單單是打爆玻璃和下大雨的兩幕的視覺效果已值得看3D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