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時勢造英雄

敢說,這是影壇百年難得一遇,不過,若非在一個對的時代,展開了野心如此大的一個 project,《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可能會是 total fail。你愛這部電影,因為你留意美國時事,熱愛美國文化(又或者你跟主角的家庭背景很相似)。就算作為沒有大公司支援的獨立片,它肯定會橫掃今個年度美國各大頒獎典禮的獎項;不是美國人,你實在不必勉強自己認同它的成就。

重申,《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是屬於美國人的本土電影。它有一個淺白的大綱—「生活於破碎家庭的男孩面對自己無法預知的成長」,但電影從來未被正規故事的起承轉合所包裝,一百六十六分鐘裏面完全是斬件上的劇情(卻不等於肢離破碎),最完整的實為一種綿延的感覺,被雕塑出來的一種關於「成長」的精神,一種情懷,而非純粹一個故事;再高一個層次,電影真正想描繪的畫面是美國的政治轉變、科技轉變、生活轉變,先有如此變化萬千的大氣候繼而影響了主角的成長路。奧巴馬與布殊兩位美國總統的交替是美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剛巧電影來到中段,小男孩步入青少年,而又還未蛻變成大人之際,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之下也滲透一點政治意味,所以我才說《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是美國人私有的情意結;要找來一班演員及製作團隊,再來一次歷時十餘年的分段式拍攝,記錄眾人的成長過程,不難;在合適的時代,拍出合適的氛圍,實在是一個小傳奇。

最終,《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贏的大概是其概念,其藝術價值,它對電影業帶來的震撼,多於其戲劇性本身,尤其它以半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模糊了戲劇與現實的界限,不是普通電影可能駕馭,即使成功了多半也是幸運,試問你會對平凡人的一生大感興趣嗎?(而且還要是十級生活化的經歷,時間短得直至男主角考入大學便結束了)多得這日新月異的十數個年頭,許多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由無變有,像宇宙大爆炸一般的更替,也有許多科技與發現有如細菌爆發一般一發不可收拾,的確是最值得紀錄「成長」的好時辰。這齣失敗風險極高的電影得以完美地呈現於(美國)觀眾眼前,是它的福氣。

重申,香港人未必看得上,未必看得懂這齣美國本土意識極之濃厚的電影,但它是2014年芸芸電影中的「平民藝術」,受業界賞識,正常不過;受觀眾歡迎,就要在美國。

8/10(概念和平民藝術的勝利)

10/10(如果我是美國人)

文:靈光

https://www.facebook.com/jx2000

靈光一閃,正在尋找《光影星碎》後的《生死幻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