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 MOVIE6 影評 】《 我們的7日戰爭 》不同世代的青春風暴

《 我們的7日戰爭 》不同世代的青春風暴

每個世代都有只屬於他們的共同經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日本社會運動火紅年代,「全共鬥」、「東大安田講堂事件」、「成田機場事件」等等影響了一整代日本人的人生,當中包括不少導演和作家。現年91歲的小說作家宗田理,受到社運火紅年代影響,在1985年發表了角川小說作品《我們的七日戰爭》(ぼくらの七日間戦争),講述一場反抗高壓教育制度的學生佔領運動,至今已累積發行超過2,000萬本。去年底,小說在日本再次被搬上大銀幕,那就是最近在香港上映的動畫片《 我們的7日戰爭 》(ぼくらの7 日間戦争)。

 

原來早於1988年,小說《我們的七日戰爭》就曾被改編成真人版電影,而女主角竟然是當年只有15歲的宮澤理惠,《我們的七日戰爭》更是她的電影出道作品,她憑此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新人獎。1991年,真人版電影推出續集,但宮澤理惠沒有參與演出,電影亦沒有太大迴響。今次動畫版電影於2019年上映,製作團隊刻意將舊版的漢字「七」改成數字「7」,用作區分。

 

 

動畫版故事與原著有很大分別。原著講述一班初中生因為不滿學校高壓管治(例如規管校服裙長度和頭髮長度)而佔領廢棄工廠。動畫版則完全沒有提及教育制度問題,只講述高中生阿綾(芳根京子 配音)被父親強迫要在一星期後搬往東京,一直暗戀著阿綾的男主角鈴原守(北村匠海  配音)就與阿綾和朋友們潛入廢棄工場進行「生日露營」,怎料遇上非法滯留的泰國孩子瑪蕾特,展開了一場意想不到的佔領……

 

儘管新版和舊版都以「世代矛盾」為主題,兩次佔領表達了對成年人的不滿,但新版缺乏了對社會制度的批判和學生運動元素,這個巨大改動難免令我有點失望。為了一個泰國小朋友而佔領工廠?理由實在有點兒戲。

 

畢竟,新舊版相隔三十多年,時代的確不同了,比起社會制度的壓迫,新一代日本年輕人更關心自身成長的煩惱。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孩子與當年的孩子所面對的世界截然不同。動畫版將重點放在探討年輕人的成長煩惱,例如戀愛、友情、未來職業、性傾向、網絡起底、欺凌。佔領,不再是為了反抗教育制度,今次這場「青春鬧劇」是成長必經的一次風暴,讓不想成長的角色們認識自己、整理思緒,重新出發,思考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成年人。

 

最後補充一點,曾在三十年多前主演《我們的七日戰爭》的宮澤理惠,亦會在動畫中再次以神秘角色的身份出場,向舊作致演。

 

文:林兆彬

「90後區議員,喜歡電影和日劇。寫文章,只為了寫出更好的自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