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逆權師奶》:抗爭是為了改變,也是為了不被改變

筆者曾經觀看過一齣關於超級市場的電影《Employee of the Month》(2006),故事講述一班超市員工爭奪每月最佳員工獎,是一齣純粹娛樂的二線荷里活笑片,沒有甚麼深度。而最近在香港上映的韓國電影《逆權師奶》,故事同樣圍繞一間超級市場,但與《Employee of the Month》簡直是兩個世界,更讓筆者回憶起一句說話:「抗爭是為了改變,也是為了不被改變。」。

《逆權師奶》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間超級市場的合約員工突然遭到無理解僱,一班女工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開始組織工會、罷工、甚至佔領超級市場。有趣的是,電影裡的不少場面,也與香港去年的雨傘運動非常相似。

例如,佔領超級市場的場面、抹黑員工是被煽動的管理層、親商界的媒體、支持工運和反對工運兩個陣營的宣傳攻勢、黑社會襲擊罷工員工和帳篷、防暴警察的清場行動……香港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別有一番味道。

雖然電影稱不上很精彩,但給觀眾一種「偽紀錄片」的寫實感覺,抗爭的劇情也不是唯一的重心,花了不少篇幅去描述女工們的家庭和心理狀況。戲裡的大部份男人都是無能或者奸詐,女工們是正義的,既要照顧家人又要抗爭。煽情感人之餘,讓觀眾反思跨國企業剝削合約員工的社會問題。

戲裡有兩位重要的角色,分別是善熙(廉晶雅 飾)和惠美(文貞熙 飾)。善熙是一位模範職工,丈夫出國打工賺錢,惟有獨力照顧兩名子女,她安份守紀在超市捱了五年,經常「自願」加班。當以為有機會轉為正式員工、能夠為兒子買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突然被公司解僱,被迫走上抗爭的道路。

而惠美則是一位單親媽媽,較為剛強獨立,甚有抗爭的意識,不會替公司無薪加班,是組織工會的發起人,影響了善熙對工運的想法。但為了養家糊口,在電影中後段放棄抗爭。

上述這兩個角色的設定,彷彿在告訴觀眾,不論工人如何乖巧,其實也只不過是公司的齒輪。公司平日用各種口號對員工洗腦,甚麼「公司好,員工好」,純粹為了欺騙他們勤奮工作。當公司無情起來的時候,不會理會他們之中誰比誰勤力,總之一律解僱。

有別於一些男性工運電影,例如日本的《蟹工船》,《逆權師奶》以女性工人對抗父權資本主義的設定,女工們為了養活家庭而發動抗爭,更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同與同情。再者,戲中有不少令人難忘的煽情橋段,讓故事充滿人情味道。例如,在佔領超市的晚上,女工們點起燭光,講述自己的心底話;在電影的後段,善熙在電話亭內致電給惠美,告訴她最後的抗爭計劃,希望勸惠美「重出江湖」,拍得頗為感人。

觀看完這齣電影之後,筆者竟然不覺得戲中的主角們成功爭取到甚麼,這種感覺正正是電影最有趣的地方,亦是寫實的地方。抗爭過後並沒有大獲全勝,主要的工會領袖最終也不能夠復工,剝削合約工的情況應該仍然存在,社會並沒有因此而被改變。雖然沒有抗爭和犧牲,是無法帶來改變,但抗爭亦不一定會成功,這是十分傷感的事實。

樂觀一點去想,我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抗爭,而是我們相信惟有抗爭才會看見希望。社會運動從來也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因為事前預計到一定會成功才去做,而是因為我們持有某些信念和夢想,相信那些社會運動在道德上是正義的,所以我們才去做。正如電影中段有一幕,善熙和惠美在對談,說到她們其實已經不單止是為了誰復工而抗爭,暗示她們在價值觀上的改變。

抗爭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為了改變,也是為了不被改變。善熙改變不了自己被解僱的事實,但改變了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不被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同化。她改變了自己的兒子,教會他要努力為了自己的權益抗爭,不要被便利店剝削,在過程中更間接修補了和兒子關係,這就是抗爭所帶來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就算短期內未能夠爭取成功,但正義的事情持續地去做,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8/10

文:林兆彬

前學聯副秘書長,註冊社工,業餘時事漫畫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二次創作愛好者。夢想是能夠讓世界變得美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