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畢電影《渴罪》,原來是一條選擇題:到底整個故事裡面,惡魔有幾個?
A. 1
B. 0
C. 有幾多角色就有機多
D. 無從判斷
主角藤島是一個失婚酗酒兼且有精神病的過氣狂躁警察。因為前妻一通電話讓他步上尋找失蹤女兒加奈子的不歸路。藤島從來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討厭著把自己弄得「亂七八糟」的蛇蠍美人般的女兒,願意尋找女兒也非出於關愛,而是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好行為」能贏回前妻和一個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家庭,希望憑此換取自己的報酬——一個具有美滿家庭軀殼的「家」;然而這也不是因為對前妻的愛,不過是想以此擺脫自己成受不了的精神壓力,去填平自己缺少了的東西,明知是自欺欺人也要抓住這條容易折斷卻是唯一的救命繩。
人之初 性本……?
故事中沒有一個正常角色,每個人都代表著一些能夠把人引向死亡的罪:藤島本身是憤怒的化身﹔而女兒加奈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貪婪成癮,出賣所有能夠用自己本錢弄到手的優勢甚至人;看不起她的老師則自負到一個用自我麻痺的方法去批判加奈子;當然那些老不死的色鬼的色慾已經失控,認為只要有錢就能任意踐踏他人尊嚴、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利……這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人性最赤裸的面目?這就回到了最開始的問題:到底,惡魔有多少個?
《渴罪》中不少受害者以至他們的親友都一面倒的把遇害或沉淪的禍首推倒利用自己天使面孔威迫利誘他人為自己賺取利益的加奈子身上,然而他們的態度一面倒得讓觀眾不禁反問:到底是真加奈子泯滅良心逼良為娼、讓人為她是非不分甚至賣命,定還是那些惡魔本身就已經存藏於每個被稱為人類的生物內心深處?還是那種醜惡的姿態不是惡魔,而是人性的本質,不過是教育和社會道德標準把人扭曲塑造成看似是人而其實是被扭曲了的人?開始時問大家的問題,每個答案看似都可以是正解,但其實真正答案,卻可能跟「奪命四式」一樣,無從判斷。電影看似血腥暴力,甚至令人有作嘔、超現實之感,過份地cult(應該佔了電影經費頗大部分的大量的血漿甚至內臟及片頭美式黑幫漫畫風表露了其cult性),cult到一個位讓觀眾覺得可笑與超現實,但也可以當作是衝擊療法,嘗試整治社會上(尤其對電影較貼身的日本社會)已經歪曲的價值觀:金錢、節操、權力、慾望,當中當然不能不提重複挑動著藤島神經的「家庭」。
家庭,與慾望不被滿足後的破壞力
電影另外也帶出了兩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家庭成員的關係以及對慾望的期待。不難看得出電影裡的家庭成員的智慧如何互相影響成員之間的心態和價值觀:家庭成員之間本應是最值得互相信賴的關係,卻會因為一是犯蠢而被破壞;家庭的牢不可破與脆弱其實是一線之差,皆因「最愛的人上的最深」的道理亙古不變;而更可怕的是,人類即使很多時候明知一些事情愚蠢,還是禁不住說,是阿,我就是偏偏要堅持我的愚蠢,才會導致各式各樣的悲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故事裡部分人物根本沒有淪落的理由就自願讓自己跳火坑。另一方面,看似被欺凌而懦弱不堪的咲山又為什麼會變成滿腔怨憤?須知道他最可悲之處不是在被迫伺候老淫蟲,而是一腔無法排遣銷去的憤恨,說到底還是對於自己的慾望要求太高,一旦不被滿足就像小孩子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一樣發脾氣,而這也是因為之前的傷害以及加奈子虛偽的溫柔讓他產生了不必要也不實際的期待,作為當事人得自己也不懂得調節自己的EXPECTATION。
說實在,電影在CINEMATOGRAPHY方面的處理方法筆者實在不能理解,或許說導演企圖運用刺激的視覺系元素去表達一些什麼或創出一種獨特的新電影風格,可惜處理過火,未能做到開創先河的效果,反而讓不特別喜歡cult片的觀眾一頭霧水。故事前半段揭開加奈子面具的發展不俗,然而後半段過份渲染血腥的部分不禁令人聯想起黃真真的《被偷走的五年》,為做而做。或許原著小說中是有其意義,但改編後卻不明所以;妻夫木聰在本片的演技也略顯浮誇,角色塑造上略突兀,有點瘋癲的感覺,也讓觀眾誤以為他是終極boss,最後卻爛尾收場,小田切讓也無啦啦走出來廝殺一番,卻沒有前文後理,歸咎於太多條線發展,忽略了故事鋪排。話雖如此,不得不稱讚兩位主角役所廣司及小松菜奈出神入化的演技把兩個最瘋狂的腳色演得淋漓盡致;老師一角心理狀態也值得研究,特見矛盾,是眾多角色中塑造算是不錯的一個,觀眾不妨分析一下她的行為背後的原因。
4/10 (過分血腥,看得出導演有所嘗試,惜出師未捷)
文:Paul Jaune
反正戲院漆黑一片,你看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