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Tag

林兆彬

電影評論

《極黑勢力》浪費了一個大好的真實故事

我也算是半個Johnny Depp的影迷,在數個月前,當我知道有《極黑勢力》(Black Mass)這部電影之後,便決定一定要觀看。這部電影讓我聯想起近年的《騙海豪情》(American Hustle)和《華爾街狼人》(The Wolf of Wall Street)這些以反英雄人物為主角的荷里活電影。…

電影評論

《換諜者》 與怪物奮戰的人,別讓自己也變成怪物

由影帝Tom Hanks、大導演Steven Spielberg與鬼才編劇Coen Brothers合作的電影《換諜者》(Bridge of Spies)近日在香港上映,彷彿在提醒觀眾奧斯卡頒獎禮「快將到臨」。在電影完場之際,還讓我想起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那些與怪物奮戰的人,要注意別讓自己也變成怪物。」…

電影評論

《海街女孩日記》家族的牽絆

自從看過了2013年的電影《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そして父になる)之後,開始對是枝裕和這位國際級的日本導演感興趣。最近在香港正式上映的新作《海街女孩日記》(海街diary),講述香田家的三姊妹在某日知得十五年前拋棄家人的父親已經離世,在喪禮上遇到父親與第二任妻子所生下的14歲妹妹小鈴,三人得知小鈴的生母已過世,於是決定接小鈴到鎌倉地區同住,四個人一起開始生活………

電影評論

《火星任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期待已久的太空科幻電影《火星任務》(The Martian)終於上映。在四個月之前,筆者觀看預告片的時候,還以為它是經典電影《劫後重生》(Cast Away )的太空版。而在入戲院之前,難免也懷著觀看《引力邊緣》(Gravity)和《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的高期望去觀看《火星任務》。雖然《火星任務》的深度不及《引力邊緣》和《星際啟示錄》,但它沒有令觀眾失望,是一齣非常過癮的電影,帶領觀眾進行一趟火星之旅。…

電影評論

《心蹤罪》:抽前作水的雙刃劍

洲立影片發行公司把電影《Dark Places》的香港戲名翻譯作《心蹤罪》,在宣傳上刻意利用《失蹤罪》(Gone Girls)的口碑去行銷,成功吸引不少人關注《心蹤罪》這部電影。可惜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雖然這兩部電影同樣都是改編自 Gillian Flynn的懸疑小說作品,但如果因為戲名而抱著高期望觀看《心蹤罪》的話,你或許會感到很失望,這亦是抽前作水的壞處。…

電影評論

《大偽術家》藝術的邊界在哪裡?

究竟甚麼是「藝術」?Andy Warhol的「二次創作」、深圳大芬油畫村的山寨畫是不是「藝術」?最近在香港上映的紀錄片電影《大偽術家》(Beltracchi:The Art of Forgery),相信一定能夠讓觀眾對「藝術」有深刻的反思。…

電影評論

《進擊的巨人2:END OF THE WORLD》反烏托邦特攝CULT片大作

筆者曾經用上「勇氣可嘉還是自掘墳墓?」十隻大字,來形容《進擊的巨人》真人版電影的第一部,而近日於香港上映的續集《進擊的巨人2:END OF THE WORLD》,簡直是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CULT片。沒錯,筆者用上了「CULT片」(另類電影)這個詞語,是因為如果以主流商業電影的標準去審視這部電影的話,分數或許會接近不合格,裡頭的部份劇情荒謬,欠說服力。…

電影評論

《來自星星的PK》 批判宗教迷信的大膽喜劇

還記得在今年初看過一部叫《非常4女婿》(Serial Bad Weddings)的法國電影,用幽默的方式討論嚴肅的宗教和文化差異的問題,令人印象深刻。最近,由《作死不離三兄弟》班底製作、史上最賣座的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PK》(PK)終於在香港上映,戲中對宗教迷信的批判非常大膽直接,讓人有深刻的反思,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喜劇佳作。…

電影評論

《日本最長的一天》窮途末路的人性掙扎

近年,其實有多套日本電影作品,嘗試從不同角度反思日本過去發動戰爭的過錯,並宣揚反戰訊息。繼《永遠的0》和《山本五十六》之後,《日本最長的一天》(にほんのいちばんながいひ)亦即將在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