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守護者 》真相是最強武器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for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美國第三任總統Thomas Jefferson
我第一次得知《 新聞守護者 》(Mr. Jones)這齣2019年的電影,其實於兩個月多前,當時看到日本版的海報很特別。日本竟然比香港更早上映,發行商把它翻譯作《赤い闇 スターリンの冷たい大地で》,意思是「赤色的黑暗 在史太林的寒冷大地」,海報印著大大個共產黨標誌,就連日本版網頁(http://www.akaiyami.com/)的瀏覽器分頁圖案都是共產黨標誌。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齣關於記者的電影,香港和台灣發行商分別翻譯作《新聞守護者》和《普立茲記者》,明顯是用另一個角度去看這齣戲。
對我來說,《新聞守護者》是我觀看過最震撼的一部記者題材電影,比講述天主教性侵案的《焦點追擊》(Spotlight)、五角大廈文件泄漏事件的《戰雲密報》(The Post)、影射安倍晉三醜聞的《新聞記者》更令我印象難忘。《新聞守護者》很有深度,我們至少可以從主角Mr. Jones的傳奇故事、新聞自由和蘇聯高壓管治幾個角度去討論這齣電影。
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1933年,年輕的英國自由身記者Gareth Jones(James Norton飾)在訪問完希特拉之後,打算獨自前往蘇聯訪問史太林,調查糧食生產數字的疑點。成功到達莫斯科之後,他再冒險到烏克蘭,發現蘇聯一直隱瞞的大饑荒……
(以下內容可能涉及劇透)
Gareth Jones的確是一個傳奇人物,電影對他的生平未有太多著墨。翻查資料得知,21歲的他畢業於英國威爾斯大學,修讀法文系並以一級榮譽畢業,隨後他再到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修讀法文、德文和俄文,畢業後於劍橋大學教書。24歲的時候,他開始擔任自由身記者。25歲的時候,他擔任前首相David Lloyd George的外交事務顧問。
1933年,Jones成為了首位登上希特拉的飛機訪問希特拉的外國記者,並預言納粹黨會侵略歐洲,被英國人取笑,電影都有交代這段的事蹟,不過就未有講述原來Jones早在1930年和1931年就已經兩次到訪過蘇聯,並匿名於《泰晤士報》報導過烏克蘭饑荒事件。
電影所描述的故事其實是他第3次的蘇聯之旅,返回英國後再實名揭發烏克蘭大饑荒。他一直在玩命,在年滿 30 歲的前夕,Jones於滿州國做採訪時遭到謀殺,懷疑與蘇聯有關。這令人聯想起現在俄羅斯也派人暗殺反對派甚至身處外國的間碟,原來八十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過。
賭上生命換取真相
電影大致分成三個部分,前段講述Jones從英國前往莫斯科並遇上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記者Walter Duranty(Peter Sarsgaard飾)及其助手Ada Brooks(Vanessa Kirby飾),了解到外國記者被困在五光十色的莫斯科玩樂和工作,根本無法調查真相;中段好像特務片和雪地求生片,拍得引人入勝、震撼難忘,Jones偷偷抵達烏克蘭,目擊大饑荒人食人,冰天雪地再加上欠缺食物,他差點死去;後段圍繞Jones返回英國後,大部份人都不相信他在烏克蘭的所見所聞,《紐約時報》更發文力撐烏克蘭沒有饑荒。
兩位記者Gareth Jones與Walter Duranty是兩個鮮明的對比,前者熱血英勇,為了尋求真相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後者已經被權力、物質和女色腐化,成為了蘇聯的宣傳工具,更促成了美蘇建交。台灣戲名《普立茲記者》改得巧妙,向沒有贏得過普立茲獎的Gareth Jones致敬之餘,又在嘲諷Walter Duranty,因為曾寫文否認烏克蘭饑荒的他的普立茲獎最終也沒有被褫奪,還活到73歲才去世。
這又令我聯想起早前有一套關於北韓的紀錄片電影《洗腦遊戲》(The Propaganda Game),提及北韓政府收編了一些外國人,讓他們在平壤生活,展示最好亦是最假的一面,證明北韓沒有饑荒、國運昌隆。
《新聞守護者》的Ada Brooks與George Orwell兩個角色設定十分有趣,亦令我們知道原來當時英國和歐美有「左膠」相信蘇聯能夠改善民生,有英國工程師甚至到莫斯科工作。最終,Gareth Jones改變了George Orwell,啟發他撰寫《動物農莊》和《1984》。加插George Orwell這角色,令電影層次變得豐富。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獨裁者害怕記者和新聞自由,因為他們明白到真相是比槍炮坦克更強的武器。只有掩蓋真相,極權的謊言管治才能夠繼續維持,所以任何企圖質疑官方說法的人都是獨裁者的敵人。今時今日身處在香港的我們,觀看電影時必定非常有共鳴,比其他國家的觀眾更明白那些道理。
發生在1932至1933年的烏克蘭大饑荒,跟中國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一樣,都是由共產政權失敗政策所造成的。1927年,蘇聯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農民須交出土地給國家,然後國家再強迫農民到集體農場耕種,但失去了私有產權,再加上有經驗的農民都逃離蘇聯,導致農產量大幅下降。
荒謬的是,當年蘇聯的農產量出口不斷上升,除了因為想獲得外匯買武器和工業設備之外,也是為了顯示國運昌隆的假象,但代價是犧牲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更恐怖的是,當時烏克蘭發生獨立運動,史太林更借農業集體化政策「借刀」屠殺烏克蘭人。
中國大陸圖書館連《動物農莊》和《1984》都要下架,《新聞守護者》能夠於香港上映也不是必然。慘痛的歷史讓我們警惕極權獨裁的可怕,讓我們珍惜得來不易和僅有的自由。
最後,向所有記者致敬。
文:林兆彬
「90後區議員,喜歡電影和日劇。寫文章,只為了寫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