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得行屍行肉,只因為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或者失去生命的重心。
《回春》所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在阿爾卑斯山的一間酒店裹,兩個曾經叱咤一時的老人的故事。故事以指揮家Fred的男主角為重心,他拒絕英女皇的邀請,再次擔任指揮;另一邊廂Mick是荷里活導演,他身處酒店,和一班年輕的導演,去拍攝一部舉世無雙的電影。全片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那間酒店裹發生,並穿插多個年輕的角色,有Fred的女兒、在揣摩出角色的演員、年輕的編劇們、無言的夫妻、環保小姐和退役的明星足球員等,他們都有各自的煩惱,有些能找到出路,有些則繼續鑽牛角尖,他們的樣貌是年青沒錯,但如果是鑽牛角尖的人,和Fred一樣,其實和行屍走肉沒有太大的分別。因此,「回春」這回事,其實並不是老年人獨有,而是如何打開自己的心,走出自己為自己設定的牢獄裹面。
是否被困,其實在於觀點與角度之上。就像Mick在山上和一班年青編劇有關望遠鏡的對話一樣,如果我們用不同面向去使用望遠鏡時,去對照年輕人和老年人對於「過去」和「將來」的距離。如果老年人能把望遠鏡,對「將來」的想像,改為對「現在」的想像,把握當下的時間,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起碼比Fred在酒店裹等死的態度為好吧。因此,當看畢電影,見到兩個角色的結局,是有種淡淡的感傷和感動。
易明咗架啦!
在一間酒店裹,描寫多個角色,有點《黃金花大酒店》的感覺,各個角色的形象尚算鮮明,是導演處理很好的地方。看著多個角色的互動,對白幽默睿智,不少的是出自飾演Fred的Micheal Caine口中,更添說服力。
繼《羅馬浮世繪》後,Paolo Sorrentino帶來的《回》,依然維持一貫的風格,畫面美麗得像一幅又一幅的風景畫,劇情則是較為散亂,兼強調意象,的確是很考驗人的耐性,而且很容易會感到一頭霧水。今次的劇情比前作,其實相對上較淺白和易入口,不過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理解劇情之上。因此,我亦一開始被故事誤導了,在電影尾聲,見到Fred去探望那位老去的女人時,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意會錯了Fred和他的女兒的意思,是因為自己的誤解而得到的小驚喜。
文:張山地
深信緣分,不論遇上好片或爛片,也是發掘不同可能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