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行動代號孫中山》 那誰/哪誰

青春的氣息之下,瀰漫淡淡的哀愁。

少年行動的目標簡單直接,但過程曲折離奇,電影亦為此用上不少篇幅鋪排。從視察環境、搜集物資、實地綵排(連安全屋都可張羅),可見眾人的決心。中途殺出的「同路人」,當中的追蹤與拉鋸,亦令雙方的行動更添懸疑。全片的精彩處當在行動當晚,其進程充滿笑點(單是面具已是一大「要害」)。然而,緊接行動之後,故事的發展卻引人深思,一幕長鏡頭值得再三回味。

片中的少年都識盡愁滋味--兩主角在爭奪銅像時,已先行把家境較量一下;到行動後各人要將行動始末和盤托出,再一次慨嘆家貧的悲哀,慨嘆自己前路茫茫。回想兩群學生向銅像下手的原因,所求的金額實際不多,但對以穿膠花維生和居無定所、朝不保夕的家庭而言,已是天文數字。

*** *** *** *** *** *** *** *** *** ***

為何銅像是孫中山?這是一個相當玄妙的設定。銅像起初藏於學校士多房,與各式雜物如獎盃、地球儀共處,會否有所暗示?銅像跳出室外,「乘搭」貨車,再落在繁忙街頭,成為突發新聞的主角。數個特寫鏡頭之中,例如銅像手持的物品、以及直播新聞內被吊上貨車,在當下的context(尤其是臺灣),不論是銅像本身或銅像所塑成的人物,此符號所承載的意義都份外有趣。

面具是片中另一個顯著的符號。除了避開攝錄鏡頭的實際作用外,同場出現多個相同的面具,正合爭奪銅像另一方之意,亦增添不少戲劇效果。若將電影與近日的事態結合,則呈現出面具的多重面目,在戲裡戲外互相映照。(導演在映後談提及電影所用的面具,指市面現成卡通人物的面具皆因版權理由而不宜特別取用,故設計一個可愛女孩的面具以供拍攝。)

導演另談及選角。西門町是青少年常逛的地方,製作組在此地找尋中學生(上鏡眾人以及親身訪港的兩主角,都看不出來呢),訓練約一年後方確定各人的角色,並需把握暑假完成所有拍攝。筆者想起早前於電影節放映的臺灣作品《共犯》,該片同樣以中學生活為背景;再想到香港電影--能否開拓新領域,而不只局限於已成熟的類型/模式/客源?

{第11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7/10

(觀影時部份劇情感拖沓,但再看其片長,不覺有異?)

文:Walter K.

從電影而來,由電影而往。

喜愛獨自觀影。大堆頭大製作不是首選。

六次入場觀看同一齣港產片;四次入場觀看同一齣非港產片。

「主場」:電影中心(2012 – )、星影匯(2014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