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初戀有病》自療啟示錄

「我不是想為你做些事,而是想妳為我做些事。」

人類很反本能的。野生動物也好、馴養動物也好,都為了生存而爭取所有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人類卻很有趣的會為了生存以外的「原因」,想為別人做些什麼。

尤其是當我們的認知裡面出現了「比我們可憐」、「比我們脆弱」的人的時候。在「為別人做些什麼」的概念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種不自覺的優越感:因為對方做不到而自己做得到,所以我才需要為對方做這些事。

先旨聲明,《初戀有病》這四個字完全與電影無關,容許我稱它《Me》(見原片名)。《Me》是一個與戀愛無關,訴說人類如何判別自我價值的電影。故事圍繞即將高中畢業的靦腆男生Greg和一個跟他本來不太熟悉的血癌女Rachel的故事。而本文一開頭的引言,就是出自Greg的口中。

別以為這是一套韓劇/浪漫愛情片/催淚勵志故事;相反,這是一個有少少毒、妄自菲薄的痛苦成長小傳。Rachel被診斷患有白血病後,本來分屬點頭之交的Greg在母親的威迫下勉強陪同她度過最後一段時光。這個「與世無爭」的高中生對生活並不熱衷,不敢投入人際關係,為了躲避心理陰影的可能而耍小聰明,遊走不同圈子,平安度過高中是Greg的目標;電影中不見他有何特別興趣,頂多是與青梅竹馬的鄰居Earl一同在父親的影響下「二次創作」經典電影(幸好他不住在香港……不然……你懂的……)。他的生活態度,就連身患重病的Rachel也不願意接近他,才讓Greg說出「我不是想為你做些事,而是想妳為我做些事」一語。

Rachel = Greg’s mirror…

正如上文所言,當「為人做事」的方向明確後,你就知道到底誰是「可憐」、「脆弱」的一方。表面上看來Greg認為自己的態度和行徑正常不過,以為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此話反映出潛意識中他也知道自己是有缺憾的。有趣的是,我們總會「同情」或為如Rachel的病人、弱者、「有需要的人士」(例如Rachel生病後有女生特地邀請她吃飯、她的好友「請」Greg和Earl為Rachel拍一套電影、各路同學踴躍為她送上祝福);不過,觀眾不難看出,相對Rachel的樂觀,自我防衛感慢慢的Greg奉行「主動地被動」,卻沒有人真正關懷他。只有當他和Rachel真正要好起來後,Rachel才自唱紅白臉,一方面溫暖的鼓勵他擁抱生活,一方面斗膽撕破臉皮,疾言厲色斥責他,甚至「以死相諫」。到了後來Rachel放棄治療(筆者覺得其實Rachel這裡是Greg的內心,指他自己「放棄治療」),二人在房間中大吵一架,才戳破Greg心中對Rachel(即是他自己)的希望,發現其實自己還是不想放棄享受生命的能力,而遊走於他人的幸福邊緣中棲身瓦下。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未解決!

《Me》片主題為「有病」:有病的明顯地是Rachel,她努力接受治療,為此自卑;不過與之對照的除了「冇得醫」的Greg之外,其他人也有自己思維中不完整的地方而產生的病—Greg的母親認為自己和孩子要連不熟悉的人都施予援手而催促孩子做「奇怪」的事情;父親則熱衷於與自己無關的異國風土,在家中無所事事;歷史老師行為怪異,借學生過橋開小差;Rachel的美女朋友將自己的熱心強加於Greg和Earl身上;Rachel的母親就更為明顯,酗酒度日、對年輕少年莫名欣賞……他們全都不會得到特別對待,只因為他們的「病」不如血癌「嚴重」,人們就不覺得他們值得特別對待。幸好,人,還是能自己治療自己的。大家一起自己醫自己的病吧。

 

9/10(特別喜歡本片的Set design,超喜歡二手電影店和Rachel房間;另外「二次創作」經典電影爆笑非常,是電影添加戲劇元素,包羅最愛北歐電影改編的「the 7 seals」和thriller經典「sockwork orange」~)

 

文:Paul Jaune

反正戲院漆黑一片,你看不到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