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一個二個想死的原因
懸疑元素加上道德倫理混合的電影無疑是日本人的強項。《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讓十二個日本青少年共處一室,討論是否意見一致,執行集體自殺,但一具突然出現的「屍體」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計劃動機極具衝擊性,發現「屍體」後初期的懸疑橋段亦令人無骨悚然,被廢棄的醫院佈局尤其可怕。沒想到真相原來泛濫著眼淚,結局說教意味也很重,電影在揭開真相之後的氣氛變得很不一樣。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是讓十二個日本新一代年青演員發光發熱的舞台。橋本環奈(4號)、新田真劍佑(5號)、杉咲花(7號)、北村匠海(9號),我起碼叫得出這四個人的名字,也特別留意到他們四個的演技。十二個角色雖然有明顯的主次之分,但戲份分佈平均,整體上沒有感到有人被冷落,而電影成功極速讓觀眾分得清楚1號至12號小孩的分別,處理得出色。橋本環奈本應是故事裡面的驚喜,但連電影在日本上映前宣傳都玩自爆,香港觀眾就自然更享受不到當中的趣味。
(可能有劇透)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主要想道出現今日本青少年問題:校園欺凌、援交、扭曲的家庭價值觀、對娛樂圈病態的傾慕等等。十二個角色正正代表著十二種不同的問題,所以可以預計他們會逐一述說自己的故事。當故事接近尾聲,劇情側重爭辯道德倫理,遠離了懸疑元素,或者會令觀眾覺得其實電影就算不玩陰森恐怖不玩驚悚懸疑,故事亦一樣成立。一心以為這懸疑故事背後有甚麼驚天大陰謀的觀眾要調整一下心態,而真相揭曉時的滂沱大雨和行雷閃電有如在粵語殘片看到「吓!原來我們是兩兄妹!」的感覺。
文:靈光
https://www.facebook.com/huxtin/
靈光一閃,正在尋找《光影星碎》後的《生死幻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