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 MOVIE6 影評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愛情萬歲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愛情萬

你試過飲醉酒嗎?

筆者資歷不深,亦自知不宜多飲,但在觀影、讀書之時,不知不覺喚起酒後反應。我們不能重 回一九八幾哪天暑假,或者未可置身異國村,更未必驚天動地愛戀過,然而這段超性別的 愛情始終令人動容,令人心碎,令人再三回味;兩主角似遠還近、欲擒故縱的牽引,令觀眾渾 然不覺兩小時、三日、六週、數月轉瞬即逝。

Elio家庭設定,連同率性而為的一眾主角,看似超乎現實(或是令觀眾難以代入的地方),但 多少反映我們對生活、對將來的理想/遐想。Elio一家接待研究生,除了讓賓主在學術上相助 ,更深一層而又未言明的用意,則在讓Elio成長:父母、家人、親友玩伴常在,每年都有新臉 孔來了又去(為Elio的未來鋪路哩),即是每年他都有機會體驗迎新送舊。OliverElio心上不 僅留下一抹漣漪,而是一整段翻江倒海、一發不可收拾的青春印記–兩人一接通,即從過客 昇華至soul mate(境界應高於soul mate,但難以名狀)。電影末段一場語重心長的父子對談 ,給身處愛與痛的邊緣的Elio點點扶持勉勵,方才恍然大悟,而這些道理難以事先言明,只可 體會。

十七Elio不致寂寞得自己給自己打電話,但多愁善感的他依然會患得患失、欲言又止、進 退失據、愛到流鼻血。這些真摯的情感都在電影細膩的觸覺下呈現,加上Timothee Chalamet 舉手投足間靈氣逼人的演出,既有稚氣又有世故,(眼與淚眼!)令電影更添韻味。電影初段 緩慢的節奏雖令觀眾只覺少年喃喃自語,但經Elio與鏡頭牽動後,戲味漸濃。不只一場知與不 知的對話(尤在廣場一戰雕塑的一段),再到三日精華遊,半醉浪蕩,街頭邂逅,幾處矇鏡 頭,正是對白之外為電影錦上添花之處。結尾一鏡已不用多談。

 

(書與電影:歡迎自行比較兩文本。)

小心輕放

簡單而言,書是Elio多年後的回憶錄:六星期的經歷放大成前三章,其後多年的生活則濃縮成 最終章。要拍完全四章,不應該只由一部電影來做。第三章時空雖短,但衍生的人物枝節較多 (例:詩人自述撲朔迷離之泰國故事),因此電影這一章省卻該等枝節,以更純粹的二人世 界來保留la dolce vita的神髓。至於精華遊後,電影改動的空間則見靈活–將故事中止於一 九八三,以免節奏失控。導演已預告續集,且看ElioOliver兩人以何種姿態重現。

回憶式敘述貫穿全書,加上不少Elio的心理描寫與幻想,混成的效果不易由電影呈現。電影至 少整理出一段得重溫的經歷。電影版的限制(或特點)也許促成了另一連串的改動:如加重 了Elio父親的戲份;將學術討論從哲學轉移至古代雕塑(請自行聯想放映幻燈片一場的弦外之 音)。另一方面,電影亦適當地選取書中的典故,保留了一點點妙趣。這些調節令衍生而成的 電影添上另一重色彩。

電影篇幅奈何有限。最終章更深入的人生道理需隱去,soul mate以上的境界( cor cordium ) 亦無法探討;而ElioOliver的互相牽引未有幻想和心理描寫的鋪排,要由觀眾自行補足,以 致較難投入部份場面(特別是書名/片名由來和用處。但太直白的場面不好拍吧?相比之下, 蜜桃登場一幕已避重就輕得多),又或視之為流於表面的表達。幸好這些折衷的處理都有演員 傾力演出和默契來搭救。

 

文:Walter K.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