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過了2013年的電影《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そして父になる)之後,開始對是枝裕和這位國際級的日本導演感興趣。最近在香港正式上映的新作《海街女孩日記》(海街diary),講述香田家的三姊妹在某日知得十五年前拋棄家人的父親已經離世,在喪禮上遇到父親與第二任妻子所生下的14歲妹妹小鈴,三人得知小鈴的生母已過世,於是決定接小鈴到鎌倉地區同住,四個人一起開始生活……
《海街女孩日記》所探討的話題和人物背景設定,可謂是與《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剛剛相反。充滿戲劇性的《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講述兩個家庭突然被醫院告知,原來自己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被調換了,從而探討「生娘不及養娘大」,究竟血緣重要還是養育的感情重要?究竟父母對兒女的愛來自甚麼?而今次的《海街女孩日記》則講述在破碎家庭長大的三姊妹,決定與一位同父異母的妹妹四個人一起生活,從而帶出家族血緣關係如何作為永遠的牽絆,究竟三姊妹對突然出現的妹妹的愛來自甚麼?
難以切斷的血緣關係
電影拍攝得非常唯美,好像每個鏡頭也可以成為一幅劇照。而故事走平實的路線,主要講述這四姊妹在一年之間所發生的生活軼事,各人之間的互動,特別是講述她們如何與家人相處,碎破家庭的背景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
四姐妹的性格分明,在電影的開初,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就已經清楚交代了四姊妹的性格,包括身兼母職、對父親帶有恨意的「長女」香田幸(綾瀨遙 飾演)、經常與姐姐吵架、投入愛情的「次女」香田佳乃(長澤正美 飾演)、對父親毫無印象的「三女」千佳(夏帆 飾演)與封閉內心的「四女」淺野鈴(廣瀨鈴 飾演)。
碎破家庭的故事設定其實有點沉重,但電影在表面上好像拍攝得很輕鬆,各人在心底裡都充滿抑壓的情感。這種含蓄的性格,可能是亞洲人獨有的,不擅長於表達對別人的愛與恨,經常把情感埋藏於心中。在電影中段,當甚少來往的生母遇上「狐狸精」所生下的小鈴之後,電影才開始充滿明顯的火花。
電影讓我聯想起日劇《年輕人們》(2014年),講述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兄弟姊妹們如何互相支持、堅強地成長,強調傳統家庭觀念和家族成員之間的牽絆。而《海街女孩日記》也類似的,無論你怎樣憎恨你的家人,家人對你的影響也一直陪伴著你。導演更透過戲中多次出現的喪禮,告訴觀眾:家族的牽絆是難以切斷的,血緣的影響是永久的。就算一個人死了,後人也要為他上香拜祭,對長輩的記憶更會長埋於後人的腦海。
家庭作為治癒的功能
父母拋棄了香田家的三姊妹,「長女」香田幸從小便要照顧兩位妹妹,好像是為了向父親宣戰而建立出那種強烈的責任心,更突然決定照顧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這反映出有一條傷痕一直埋藏於她的內心中,當她自己也成為了有婦之夫的情人,在照顧小鈴的過程中,才漸漸放下了對父母的恨意。
怨恨自己的親人是很辛苦的,倒不如從正面的角度面對自己的家族。作為家族的一員,擁有一些無法解釋的責任,這就是所謂的傳統家庭價值。雖然幸改變不了破碎家庭的背景,但她一直努力為四姊妹建立溫暖的家庭,讓小鈴能夠漸漸敞開心扉,健康成長。
幸守護那間破舊的祖屋,讓它成為妹妹最後的「堡壘」,就算她們在愛情和事業上諸事不順,當各人回到家裡,也能夠放下一切煩惱,輕鬆愉快地一起喝梅酒、喝啤酒、玩煙花。而這些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家族獨有事物,將會化作回憶,由下一代人承傳下去。
8.5/10
文:林兆彬
前學聯副秘書長,註冊社工,業餘時事漫畫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二次創作愛好者。夢想是能夠讓世界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