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暴風少年》 不良少年的成長路

教導小朋友,或年青人,其實是一件十分高難度的事。過度放任又驚佢會學壞,過度嚴謹的話又會變成怪獸家長,把孩子迫瘋。要教導頑皮的孩子,所花的心力會更加大,因為所用的力度亦要恰到好處,而讓他能變好,最重要的還是愛。

《暴風少年》便是講述一個不良少年的故事。男主角Malony自少便是少年法庭的常客,和法官很熟稔,和之前的輔導員關係不好。他為了各種原因而犯事,每每都令法官頭痛,應該如何去判刑,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他教好。

看著Malony的成長路,最直接的感覺是他之所以變成咁,某個程度都是他媽所造成。一個自私的阿媽,只顧自己的感受,口說如何愛孩子,一邊找到新男朋友時,便把孩子置於不顧,沒有為兒子打算過。如果要數責任的話,她責無旁貸。但是,電影沒有過度渲染這種黑暗面,反而強調少年法官和輔導員的循循善誘,想呈現在複雜的環境下,問題少年如何重建自己的人生,拍攝的畫面亦配合這種正面的態度,故不少的畫面都是光明的,呈現對問題少年的盼望。

要重建生命,而當家庭未能幫助時,也許需要的是社會的幫助。就像電影所引用的文字,「所有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並由家庭從旁監管,如果家庭未能盡此責任,社會就有責任介入」。

Malony的故事的確能夠讓人反思教育的本質,劇本所寫的女法官,感情真摯,既有權威性,亦有一份母性,看得令人動容,她和輔導員的熱心和對問題少年的包容,相照校長因Malony的過去和暴力而拒絕收生成為對比,讓人思考究竟教育的本義是什麼?教育工作者,常予人一種有教無類的感覺,總是會用盡一切的方法去引孩子回到正途,但因為孩子暴力而拒絕教導的時候,又是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做的事?法庭、社會應該介入到什麼程度呢? 雖然我不太喜歡故事中小男女的故事設定,但卻認同當中的價值觀,愛能改變命運,一個人學懂負責任,便懂得把舊有問題改善。

7/10

文:張山地

https://www.facebook.com/cheungshantei

偽文青一名。總喜歡躲在黑盒子裏,沉醉於電光幻影,用百幾分鐘去經歷別人的人生,開懷地大笑和不爭氣地流淚,以為能在黑暗中逃避現實的紛亂,卻按捺不住在步出光明後,把虛幻扣連生活,思考二三事,呼一口氣,繼續在狹縫中尋找生活的空間。深信緣分,不論遇上好片或爛片,也是發掘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