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編輯嬰兒引道德爭議 重溫8套有關基因的科幻電影
近日在中國出生的一對 基因 編輯嬰兒成為全球熱話,不少學者都遣責其研究違背倫理道德,而網民更想起《變種特攻》、《變形俠醫》等等的科幻電影。電影中, 基因 改造或特變是常見的情節,但在現實中發生卻隨時引起無法預知的後果。為甚麼這件事情會如此有爭議性並引起軒然大波?以下8套有關 基因 的科幻電影,可能會令你得到啟發。
《變種特攻》系列
相信大家對《變種特攻》的故事並不陌生,雖然電影的故事背景是講述人類的基因突變,而非 基因 改造,但電影帶出了普通人和變種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假如這對經 基因 改造的寶寶繁衍後代,人造的 基因 便會融入人類 基因 池。以後人類會否分成兩個派別 -「普通人」和「改造人」? 那會不會引起歧視或排斥的問題呢?
《分歧者》系列
《分歧者》除了是冒險和反烏托邦的電影,其實背後探討到 基因 改造的議題。當看畢整輯電影的三部曲後,便會發現原來電影中的「 基因 改造局」是主宰整部故事發展的部門。自從發明了修正 基因 的科技,便干涉人類的了天然 基因 ,造成副作用,例如聰明的人變得無情、勇敢卻好勝等等。那麼這對天生能抵抗愛滋病的嬰兒,又會否需要承受未知的「副作用」?
《變種異煞》
這部電影於1997年上映,故事講述在未來的人類世界,人們可以選擇優良的 基因 生下「完美」的孩子,而主角卻是少數天然誕生的「劣品」,體力和智力也不及別人。那他是否要被社會淘汰呢?電影提出了假如 基因 改造普及化的問題,以及 基因 優劣和善惡成敗之間的關係。雖然電影屬科幻片,但現在看起來卻覺得貼近現實。
《接種》
兩位致力於遺傳和 基因 研究的科學家,成功研究出一種新的動物品種,然後竟然嘗試接種人類和動物 基因 ,結果製作出人獸混合的胚胎。到底這些研究,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還是為了社會大眾的利益?人類違反自然法則,需要承受的結果亦是難以預測的。
《銀翼殺手2049》
電影是《2020》的續集,背景講述大企業經過 基因 設計製作出人造人,但他們只可以負責危險和卑下的工作,成為社會的奴隸。但是,人和人造人的階級分別和界線,是由誰來決定呢?被製作出來後,他們只是實驗品,還是應該當作普通人般一視同仁來看待?
《姊姊的守護者》
為了拯救患有癌症的女兒,一對父母決定通過 基因 技術,生下和女兒的 基因 完美配對的女主角。從小到大,只要姐姐有需要,不管是骨髓、白血球、幹細胞等等,女主角都必需貢獻,簡直像是為姐姐度身訂造的「工具人」。一出生便被註定這個宿命,沒有決定的權利,又符合倫理道德嗎?
《愛.別讓我走》
只看電影名稱,還以爲是普通的愛情電影。其實電影是個關於「人造人」的故事,主角一群人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捐贈自己的器官,成全別人的健康。電影帶出的信息和《姊姊的守護者》類近,「人造人」被製造出生,出生前已被「賦予」意義,生命好像不是屬於自己的。
《謊島叛變》
這部電影的概念和《愛.別讓我走》相似,一班複製人發現自己的存在目的,只是為了為自己的「原型」提供活體器官。雖然這次在中國出生經 基因 編輯的雙胞胎並非複製人,但電影帶出的反思卻可以套用在這件議題上: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似乎帶來許多進步,但這些追求其實是貪心嗎?人類違反自然法則,結果會否需要承擔無法預測的後果?
撰文: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