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Tag

m6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為何日本美食電影總是很療癒?料理內的人生調味

m6 keylight | 為何日本美食電影總是很療癒?料理內的人生調味 日本電影中的料理總帶種神奇的療癒魔力。食事對日本人而言,不只是口腹之慾的滿足,更是每天的心靈維他命。到底畫面中有什麼獨有的人生調味? ➤ 細嚼每刻日常 日文料理二字,解作「料想食物的道理」,意指烹煮時要思考食材來源,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存在;日本人吃飯前會雙手合十,說聲「いただきます!」,其實不是一般所翻譯成的「我開動了!」,而是「領受」的意思,進食前要對食材表達誠摯的感激。 像《小森食光》,便展示了每道平凡菜式背後的心意。簡樸實在的食事之美、對每樣食材的用心,就像對日常的細嚼,提醒觀眾感恩當下。 ➤ 「為誰料理」的心思 食物在日本影視作品中,常盛載角色間的情誼,在宮崎駿動畫中尤見明顯。例如獻出心臟的哈爾及為他煮早餐的卡西火,一頓飯的情節,便道出了兩者間深深的連結,要互相依靠才能延續生命;又如白龍贈予千尋的飯團,代表了彼此約定及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珍惜,令這些家常食物看起來倍添幸福滋味。 ➤ 不被打擾的食光 在日本,一人食有個專有名詞:「孤食」(こしょく)。無須與人交際,不被人打擾,靜靜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孤獨的美食家》的五郎便是一位孤食家老饕。他每天四處頻撲,最大的收獲就是工作結束後的一人食。劇集於深夜時分播放,五郎放下生活煩惱,每頓飯如入無人之境,只有內心的食評獨白,只專注大快朵頤。慢食的實踐,讓下班的觀眾也卸下白天的紛擾,尋回平靜的心神。 日系美食電影的食物都連結了文化、自然、生命與情感,由餐桌直送生活,為觀眾料理人生。其中的溫暖細膩,就是最療癒之味。…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LOOK BACK -驀然回首- 》藤本樹 畫給自己的人生四格

m6 keylight | 《 LOOK BACK -驀然回首- 》藤本樹 畫給自己的人生四格 終於要在香港上映了!藤井與京本,用奮不顧身畫下去的青春反骨,喚醒大家被生活埋掉的夢想之魂!這部作品除了關於追夢與路上戰友,也是《鏈鋸人》藤本樹畫給創作者的共勉之歌,及他作畫人生的起承轉合。 ➤  創作者的自我較勁 藤井自滿驕傲,心中有源源不總的故事意念;不服輸,相信能成為頂流的畫家;而京本自卑敏感,雖然有著一流畫工,卻總覺技不如人,深知自己的不足。 創作不只是天馬行空的實現,當中也包括在自我膨脹和質疑中來來回回的過程。藤井與京本分別代表了藤本樹作畫的兩種狀態,兩者互補、競爭同時互相激勵,沒有對方便無法前進。就如創作者們連夜的內心拉扯,要挑戰自己同時又要懂得收筆的時機。只有不斷超越,才能誕生更好的作品。 ➤  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 沒有關係能恒久不變,與自己、與畫畫亦然。藤井與京本的分道揚鑣,象徵創作者遠離初心的一瞬。當興趣變成職業、作品要迎合商業因素、後浪的湧現⋯⋯種種現實問題,逐漸渾染了創作純粹的熱誠,畫家只知道要前進,卻忘記該要超越的是什麼。 京本的一題:「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如同當頭棒喝,詰問讀者也問藤本樹自己。 ➤  回首時不帶憤慨 漫畫其中一個彩蛋,是第一頁右上角出現的「Don’t」及最後一頁左下角的「 in Anger 」,加上作品英文名,便是英國神級樂隊 Oasis 的名曲〈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人生各種離與死別,都讓心中少年慢慢枯萎。然而,與其執著扭轉過去,不如將收集回來的情感養份,滋養尚餘的真摯,成長但不長大。   繼續為最初的目標畫下去吧!唯有如此,他日於結尾驀然回首,才可不帶憤慨也無後悔。   《LOOK BACK…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 》 一票難求 紀錄日本「夜逃」現象

m6 keylight | 《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 》 一票難求 紀錄日本「夜逃」現象 Jōhatsu ,日文解作「蒸發」。 近十年,日本有八十多萬人失蹤,部分因為意外,很多卻是自願。早前於百老匯電影中心撳起搶飛熱的「歐亞紀錄片週」作品《人間蒸發株式會社》,便紀錄了人走投無路的一刻,及「夜逃屋」企業如何幫他們𣊬間蒸發。 ➤ 夜逃屋 夜逃屋意指「協助你連夜搬家的公司」,實質卻暗藏隱姓埋名、一晚間消失的意思。作為合法(處灰色地帶)企業,他們會為遭暴力對待、感情糾紛、被追債、甚至想讓遠離父母等人士提供秘密搬家服務,短時間內為客人安排新住址新身份,到陌生城市重拾生活。他們會保護你安全、提供情緒援助及執手尾,一條龍服務。夜逃屋不批判,即使殺人未遂,只要付費,亦可替你你悄悄抹去蹤跡。 ➤ 逃避與逃亡 據報,日本有十萬人曾使用夜逃屋的服務。一些是因面臨家暴等生命危險而「逃亡」,剩下的則是「逃避」:紀錄片隨訪了一位因債潛逃的中年男人,多年來隱居於奄奄一息的大阪西成區貧民窟。雖生活惡劣,但此處沒人知曉他嗜賭欠債的過去,於他已是天堂。離鄉幾十年,連父母去世亦未曾回家。然而,在這個不光彩毋寧死的國度,比起承受失敗和無能帶來的羞耻感和批判,孤身一人可能更輕。 重生前必先經歷死亡。不論為何,這些逃亡者都要先殺死本來的身份,由無開始。像避債者、被仇家追殺者等,他們更需切斷與舊生活的連結,礙於身份亦不能找正式的工作。無以為家,只求今天溫飽。成功走出了當刻的絕望,步向的卻是另一種無助。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由逃亡者、尋人者及協逃者視角出發,揭示滋生於社會罅隙的罪惡、壓力與暴力,如何逼使一個人不惜刪除自己也要逃出生活,直視日本亮麗表面下的猙獰。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9 月 19 日正式上映 (文:三點水@m6 team @miiizusayshi_)…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飢餓教室 》逆向寓言故事 絕食得永生

m6 keylight |《 飢餓教室 》逆向寓言故事 絕食得永生 這是一個邪能勝正的現代寓言:寄宿學校來了新的營養學教師諾華小姐, 傳授新派「意識飲食」,吃得愈少,不止可修身、保護生態、甚至改變世界!幾位同學深信不疑,齊齊入教成為「歸零堂(Club Zero)」一員⋯⋯ ➤ 矛盾感視覺設計 「矛盾感」是《神蹟疑雲》、《極樂品種》導演謝茜嘉侯斯娜的作品標誌,而競選今屆康城金棕櫚獎的《飢餓教室》亦延續此風格,以和諧超現實的視覺設計,對比暗湧的家庭衝突。 片中有不少家庭場面,家居設計都是整齊偌大、融洽有緻,表面富裕完美,暗地裡卻充斥著父權、疏忽照顧、對子女期望過高等各種教育問題;鮮明愉悅的電影調色,如以螢光黃色、紫色、紅色為主的服裝配搭,亦令每個角色黑暗面更突出。 ➤ 入教歸零 「歸零學」雖極端又欠科學證據,但《飢》中各人卻深信不疑,甚至願意由節食演變成絕食,奉獻自己也在所不惜。然而,令他們入教的,其實非學說理論,而是這個團體帶來的歸屬感及優越感。 片中學生缺乏青少年最需要的父母關愛,也沒有自主權,教育責任被推卸給學校。在缺愛及自信影響下,諾華小姐只要灑下一點點關懷,已足以讓學生誓死相隨。而同為孑然一身、無依無靠的諾華小姐,一班信任她的學生也是她的歸屬之處。學會常有圍圈吟誦的儀式,像動物尋找同伴時發出的鳴叫,讓空虛的眾人連結起來;帶非洲色彩的詭異宗教鼓樂,亦代表團體正往更深的精神層面走去,超越塵世。絕食這行為,比起得永生,更似學生是以自身為武器,反抗父母及世界,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然。 運鏡技巧上,《飢》大量出現以極慢速度將聚焦角色的近鏡拉遠,除了象徵團體對「歸零」啟示的覺察,也代表這群人與外在世界愈來愈遠,甚至成孤立一方。   ➤ 故事部分失色 《飢》這種似對亦錯、光明又黑暗的矛盾荒誕感,正可以模糊立場,讓觀眾自行思考對錯。 雖然美術和概念有趣獨特,《飢》卻似乎過份著重諷刺發揮,令故事部分稍為片面。角色的轉變略見平淡及倉促,而諾華小姐留白的身世亦令其動機欠說服力,各種因素使本應震撼沉重的結尾顯得無力。到底《飢》豐富畫面能否搭救故事性,有待觀眾入場定斷。 文:m6(IG: @miiizusayshi_)…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封近十年最恐怖、影界最熱話題作《Longlegs》 單憑宣傳嚇壞影迷?

封近十年最恐怖、影界最熱話題作《Longlegs》單憑宣傳嚇壞影迷? NEON 發行的驚慄片《Longlegs》最近引發了全球網絡熱議!即使香港沒上映消息,相信它都已竄入了影迷的社交媒體之中。這套成本不足十萬的獨立電影,上映即被封近十年最佳恐怖片,令沉寂已久的偵探驚慄類型再展雄風!然而,其吸引力不完全來自電影本身,而是它極其神秘的宣傳策略! ➤  向經典致敬 縈繞當年《殺謎藏》、《七宗罪》和《沉默的羔羊》幾套經典犯罪片的壓抑氛圍,《Longlegs》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新任警探加入調查連環殺手「Longlegs」 的懸案,拆解凶案現場的密碼信,逐漸發現兇手竟與自己有連繫⋯⋯ ➤  預告留下重重迷團 現時很多預告的玩法,都是將電影高潮展現給觀眾,確保傳遞到故事亮點,有時甚至剪得比電影本身更精彩。《Longlegs》 卻相反,於幾十秒的先行預告中,觀眾幾乎無法得知任何來龍去脈,只能從不安的氛圍、屋中高掛的十字架、奇怪符號等訊息,猜想發生了什麼的邪惡罪行。 電影官方 IG 初期僅釋出了幾張受害人的血腥照片及幾個不明所以的關鍵字, Nicolas Cage 飾的 Longlegs 亦從沒現身於宣傳物料中。未知的東西永遠更可怕,預告極少的資訊反而勾起了觀眾的獵奇心,令這齣驚慄片更顯神秘。 ➤ 「揭尾故」式宣傳 6 月 14 日,如美國民眾到報攤購買《西雅圖時報》,會發現一段佔據全版的符號密碼信,最尾寫著「應 Longlegs 要求印刷」。沒有與電影有關的資訊,仿如當年惡名昭彰的「黃道十二宮殺手」的殺人預告,令大眾當下陷入忐忑;   洛杉磯各處公告版都印了一串電話號碼,接通後, Longlegs 會贈你一個毛骨悚然的死亡恐嚇;   片商亦製作了收錄名為「Birthday Murders」奇案的仿真網頁,詳述 Longlegs 的犯罪行徑、血腥現場、在生日被殺的受害者背景,及他留下的密碼信,加強案件真實感。網上論壇 Reddit 的「解碼偵探」紛紛出動,交換線索,解讀出一首首內容詭異、邪教色彩濃郁的詩歌。  …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美帝崩裂 》戰爭攝影的緘默

《 美帝崩裂 》戰爭攝影的緘默 滿臉血跡、高舉勝利右手的特朗普、堅挺飄揚的美國國旗——由美聯社首席攝影師拍下的世紀照片,紀錄了一個歷史性,甚至是預言性的時刻。 新聞攝影的力量從不在於干預,而是引發思考。這張被形容「可能永遠改變美國」的照片沒作任何宣言,世界卻因其磨拳擦掌。而早前被稱作「神寓言」的電影《美帝崩裂》,同樣以新聞記者為主角,以「中立」鏡頭,紀錄美國爆發虛構內戰後的戰火痕跡。現實局勢與電影重疊,令全國不禁再次審視當下及自己的政治信仰。 ➤ 只紀錄 不發問 不久的將來,美國州份宣佈獨立,全國陷入大規模內戰,反抗軍持續進攻白宮。幾個新聞記者因此踏上公路旅程,冒死見證總統命運。 主角 Lee (Kirsten Dunst 飾)說,戰地記者的職責不是提問,而是「好好紀錄,讓人民發問。」然而,新聞攝影沒立場,但總有角度。作品要傳遞訊息,不能只將眼前影像複製貼上。攝影師經過選擇主體、構圖、挑選刊登作品的過程時,已將自身的觀點投入,重新詮譯,是真相的一種「再現(representation)」。將現實選擇性的聚焦,才能引導觀眾提問正確的問題。 電影中,導演亦以新聞記者的目光再現「真相」:內戰起因和時代均留白,缺少預設立場,觀眾只能隨記者進入一場場衝突,目擊暴力;雙方士兵都沒有名字或故事,逼使觀眾不能因同情而有主觀立場⋯⋯電影直到最後始終沒有給予明顯的對錯立場,將記者們拍攝時的驚恐、各種暴力、混亂交由觀眾解讀。 《美》另一引起熱議的原因,是其與當下時勢的 deja vu。 戲中不斷穿插主角拍攝的照片定格,包括槍火對恃、士兵死傷,乍看與現實戰爭現場同出一徹。入面更用上真實的抗議片段,令真假界線更模糊。到底是在親歷電影,還是在觀看世界的未來? 《美》不是一套傳統戰爭片,不旨在渲染反戰或展現士兵的英雄情操,它更接近一齣半虛構的戰事紀實片—— 紀錄一個可能的未來,讓觀眾思考發問。 也許導演跟 Lee 一樣,拍攝是為了告訴自己的國家:不要開戰。 ➤ 神預言已實現? 一幀成功的戰爭攝影作品,可以再現一種真相,也可以左右輿論,影響政局。 《美》透過「模擬」一場內戰,紀錄了現實時勢及未來的一個版本。隨著拜登退選,局勢又再變化,電影有多少會成真? 特朗普被槍擊後,振臂高呼全國戰鬥的一瞬,定格了現代戰爭的暴力。攝者有心,看者有意,特朗普被媒體繪成自由化身,民族主義與權威滲透畫面。這張暗湧不斷的作品,紀錄了什麼,讓全球反思了什麼,或許歷史很快會有答案。 文:m6…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比 A24 更懂電影?《汪汪夢裡人》《上流寄生族》獨立片商 NEON

比 A24 更懂電影?《汪汪夢裡人》《上流寄生族》獨立片商 NEON 選片連獲五年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獎、一手將韓語片《上流寄生族》捧上世界影壇頂端、A24 最強對手 —— 這間美國小型電影片商 NEON,如何憑廿人之力,影響整個影壇? NEON 於 2017 年 由 Tom Quinn 與 Tim League 創立,當初只有二十七名員工。短短七年,他們的選片已獲十多個奧斯卡提名,更憑《上流寄生族》 奪獎。參與多年電影發行的 Quinn 指,他們是一群不會向商業妥協的影癡,旨為新世代的年輕觀眾呈現具挑戰性的電影,不論是另類暴力、門檻高的外語片或紀錄片,只要美學到位便有機會獲 NEON 賞識。 造就影迷心中經典 由開辦初期的成名作《冰之驕女》、《浴火的少女畫像》、《變釱》、《世上最爛的人》等,到最近的《墮下的對證》、《新活日常》及《汪汪夢裡人》,NEON 獨到的選片眼光,不僅受非主流影迷追捧,亦成功將較冷門題材打入大眾市場,成為各大電影節及頒獎禮的常客,將許多有才的導演帶入觀眾眼中。 NEON 的選片條件並非電影的得獎多寡,反而是其是否具備足夠的獨特性,使觀眾願意出門到訪電影院。它們每年發行的電影貴精不貴多,慢工出細貨,令他們一直是非主流影壇的質素擔當:NEON 出品就是好品。 《上流寄生族》孤注一擲 韓語電影在歐美市場的反應向來一般,NEON 卻夠膽在《上流寄生族》劇本階段便將其購入,對於成立僅一年的小型片商,顯然是十分冒險的打賭。直至多個月後,他們才首次在康城影展看到電影成品。 原來, Quinn 已認識奉俊昊導演多年,在未開辦 NEON 前已為他發行五套電影。他稱奉俊昊為「世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因此當於…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公開試當真 》:我們的青春傷痕

《 公開試當真 》:我們的青春傷痕 「同學們,公開試成績唔代表一切㗎!」又到打氣說話無處不在的放榜季節。說者豁達,但對僅十七歲、剛從考試戰場生還的少年而言,這些過來人的安慰不過是堆 Bullsh*t。 ➤ 公開試遊戲 末代高考生許賢重返考場,用數個月時間,跟打開天材波的現屆考生阿康一同備戰公開試。製作團隊更邀請補習名師教路,希望阿康能在極短時間內追趕落後進度,打贏這場公開試遊戲。 是的,這個讓學生受盡煎熬的制度,不過是場必經的遊戲競技,替社會選出「有才之人」。回想當年考 DSE 的日子,最多的詰問就是徹夜溫習的意義:答中幾多MC、算對幾多沒用的算式,又如何?社會老師父母會再三平息:「是為了拿到大學入場券,這樣才有出路,才能向上爬!」這些「為你好」的符咒,讓少年們都變成只會讀書的牛,負荷著巨大壓力、焦慮與期望,誓要耕耘出星星。 直到長大以後才會真正理解,公開試成績只代表你是否擅長考試,根本無法定義有眾多面向,且不斷進化的自己。像游學修在片中所說,若叫美斯考 DSE,他也會成輸家。 可是,於阿康及所有應屆玩家,放榜就是人生決勝點。這時候叫他們平常心應對,就似跟上場的士兵說,輸掉國家也沒所謂。誰聽得入耳? ➤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社會說的;分數不夠就被淘汏,都是社會說的。哪句才是真相?(10分)。 本地教育制度出名嚴苛,由幼稚園面試開始,什麼都講成績;讀書讀到補習老師都變名星,可謂香港一大特色;入到大學都未夠,還分賺錢科、乞食科⋯⋯心智未成熟的個體們,就在一個分數制勝的環境中長大。成功只有幾種 templates,弱點是不被包容的。  教與育,前者制度做足有餘,那後者呢?青少年是形塑人格的關鍵時期,眼界、自我認同及情緒管理的培育,足以影響學生日後如何回應世界,偏偏這些生活技巧卻納入了自學範圍。學校應提供的價值,不該是入大學率的保證,反而是對學生內在的造就,真正地去作育英材。一個人的才能無法被量化成星星,來到 2024 年,「求學不是求分數」還要繼續當口號嗎? 電影旨在探討公開試的「惡」。讀書(非學習)時期大概是香港人要獨自面對,同時集體經歷的青春 battle wound。有些人很快就復原站穩,多數人卻要用後半生去撫平,花許多日子浮沉,尋找相信自己的方法。十幾歲寫下的鬱結、淚水與悔恨,要翻過十幾年,才可化成一笑置之的篇章。 不破不立,不會感激這個分數地獄使我成長,多謝自己曾博盡生還。 ➤  《公開試當真》的上映,或許只是往大海投入的一粒石子,未能改變大環境,但子女的努力、大人的曾經、青春最迷惘的瞬間,如今都在銀幕上被看見了。就跟黑暗中的同場觀眾來個心中互擁:辛苦了,大家。 願我們都不要被制度抹去獨特性,繼續擴闊視野,不怕標奇立異。致考生,也致大人們。 文:m6 (IG: miiizusayshi_)…

電影新聞

m6 news | 澳門新濠影滙戲院開幕 奢華觀影體驗

影滙戲院是澳門首屈一指的綜合戲院,全院合共九間影院,當中包括港澳首間「杜比影院」(Dolby Cinema)、五間貴賓影院、一間雙人影院、一間4D感官影院及一間普通影院,為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頂尖影音娛樂之旅。…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汪汪夢裡人 》:孤獨是城市的病

《汪汪夢裡人》是一場關於狗狗與機械人的情感冒險,看得懂的大人 99% 都難逃一淚。然而故事更多著墨的,其實是「一隻狗」的部分:一個度過長夜、一個解決問題、一個放風箏、一個生活……狗狗總是自己一個。這套動畫值得深思的,除了關係中無可避免的流動起伏,還有每個城市都披著的「集體孤獨」。   ➤ 全球寂寞化   在紐約生活的狗狗一直找不到交心的朋友或伴侶,無法融入周遭社會。街道的喧鬧和歡快爵士樂,襯托著沒有對白的角色們、狗狗受到的惡意,更顯出大城市的冷寞疏離。狗狗唯有購買機械伴侶,才可填補心靈的空洞。   人與人之間缺乏連繫與關懷早已不是陌生事,孤獨甚至被官宣成流行病:先是世衛將孤獨列為公衛危機;英國與日本政府亦分別前後任命「寂寞部長」、德國於今年推出「聯邦政府對抗孤獨策略」,以正視社群孤立帶來的嚴重影響。有研究指,寂寞的禍害就如一天抽十五枝煙,令人更易罹患致命疾病。   城市在進化,人們的溝通技能卻日漸萎縮。尤其疫情之後,大家習慣了穴居生活,復常後似乎更怕社交。更多的是不知從何去說,對方又無心去聽;另外,孤獨也來自於這個世代滋生的各種不安感:社交媒體的鎂光燈幻象、朋輩比較、不符大眾審美或價值觀、FOMO、談不成戀愛、或談了比沒談時更寂寞的戀愛⋯⋯在這個「成就至上」的社會,我們總有一些「失敗」。這種比別人落後的焦慮,慢慢便藴釀成孤獨感。大概,在寂寞這個層面上,世界終可實現大同。   《汪》片刻意模糊了性別國藉年紀,所有觀眾都可以投射自己版本的孤獨,狗狗也是機械人。     ➤ 一人之境美不美?   近年愈來愈多流行文化歌頌一人之境的必要,自由自在,也是場風景。然而,獨處的美在於它的「主動性」,我們可以「選擇」何時享受一個人,何時返回社群。這與被動的孤立不盡相同。   人類在生物屬性上始終是群體動物。像 Thread 這個有愛社群的盛行,便再度證實了我們對陪伴的需求。大數據令用家連結到有共同情感的脆友,很多在現實生活中不知對誰說的心事,在這個匿名社群隨時都能找到共鳴:啊,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想。再獨來獨往的人,都總渴望被接納,於真實世界無法得到,唯有將意識移居線上社會。   或者,這些寂寞美學、一人宣言不過是種自我保護機制。既然對抗不了世界性的關係斷線、存在危機,唯有為自己注射安慰劑,將不安訴諸於藝術,將意識移居線上社會,轉念改變心境。像躺於沙灘上的機械人一樣,雖然被世界打倒,至少可在腦海起舞。 ___ 文:m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