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導火新聞線》蕭生,高手!

終於,趕及在落畫之前,觀賞了電影版的《導火新聞線》。

除了皇阿媽梁小冰之外,大部分電視版的班底都有演出,包括在電視版已死的王子(幸好,他不是像無綫師奶劇的續集般,找個理由「返生」)。少了亂七八糟的感情線,電影版以一個家庭所連繫的新聞,編織成為一件大的新聞事件,繼續探討傳媒的道德。

unspecified-7

由電影開首的一句「紙媒已死」,一下子就把戰線由電視劇的免費報紙拉到網上版的戰線,十分貼近我們現在的傳媒生態。一單電視台的爆炸事件,疑犯譚銳智脅持了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包括受訪的嘉賓,那個在多年前姦殺他女兒,但因收買證人而被判無罪的人渣,他要脅要見特首。同一時間,《囧報》受到高層的壓力,要令點擊率高於《閃報》,他們就以這單新聞去決戰。

第四權,要如何發揮?

unspecified-9

傳媒是第四權,是用來監察政府(幾無奈的是,我們所講的「第四權」都陸陸續續地被收編,所謂的監察,都是名存實亡)。在《導》的世界裏,傳媒不存在收編的問題,而是在個理想的環境,去討論什麼是「第四權」。

某個程度上,電影以《囧報》和《閃報》作為二分法,前者的目的是正義,手段則可以踩鋼線,後者是絕對的惡,為求點擊率而不擇手段,什至置人命於不顧。基本上,這種明顯的善惡,是容易分辨的。我們都傾向相信輝爺是正義的,但又是否代表他用採訪的資料去和新聞署專員交換條件又是正確?

除了傳媒道德之外,對於如何平衡點擊率(市場)和報格(傳媒的責任)這方面,因為籠裏雞作反的原因,變相叫做贏了《閃報》,但可惜的是,對這方面的探討還是比較少。 

平衡兩邊的價值

unspecified-5

以上的命題雖然平衡得不夠好,但是看完戲後,不禁大讚此片的出品人蕭定一高手,可以平衡到香港觀眾的期望,以及吸引到大陸的投資者。

基本上,一開片頭,就知道這是套合拍片,多個熟悉的大陸合作伙伴,要數最突兀的,還是安插一個大陸學生來港實習和《閃報》的大陸老總。故事走到中段,傳媒已經變成抗爭的催化劑,見證網友們的力量,成為譚銳智的同路人,爭取一罪兩審。這些畫面,彷彿重覆佔領運動的畫面。另一方面,在「彩蛋」部分,再交待政府的取向,猶如一邊安撫觀眾的情緒,一邊為政府保存了面子。

現今世代的現實是,每個人都是新聞的發佈者,以前我們會依賴記者/編輯作為gate keeper,但現在每個人都是gate keeper,究竟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知識/時間去分辨發布的資訊,以及所接受的消息?或者,在教育裏,我們都要修這一課。 

PS:看著電影為修改「一罪兩審」的法例而抗爭,看得我很不安。的確,從科學的角度,可能可以還原當時的證據,然而,在對律政司擁有如此低落的信任感時,總覺得修例只會助長更多濫告。

文:張山地
深信緣分,不論遇上好片或爛片,也是發掘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