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喪青獻世樂團 》說故事手法突破界限
《 喪青獻世樂團 》注定有人大愛而有人不愛,愛不愛都一定與它非典型的劇情與拍攝風格有關。非典型,但並不完全創新,至少某部分抽象的心理描寫令我聯想起《新世紀福音戰士》,再加上懷舊 8-bit 電玩風音樂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互動,整件事荒誕的程度似乎只得日本文化才適合,也最適合不過。放開你的胸懷,感受這部電影散發的正能量/負能量,不要被常規影響,也許你就能看到電影最終閃耀的一絲希望之光。
四個父母雙亡的初中生巧合地聚首一堂,然後一起流浪,一起組樂團,一起繼續他們沒有目標的人生,直至被狡滑的成年人利用完為止。電影不僅以電玩遊戲過五關斬六將來比喻人生,更運用拍攝角度和場面調度來模仿遊戲世界的畫面。有成年人覺得想法幼稚,初中生談甚麼冒險人生?不要忘記,主角們是小孩,他們連對生離死別都未有詳盡的定義,尤其第一男主角阿光是典型機迷,《 喪青獻世樂團 》以阿光的視點為主,遊戲自然融入了他的生活,繼而主宰著這部電影的節奏。認了吧,幼稚就是幼稚,成年人只不過擅長用「人生經歷」來掩蓋自己思想上的幼稚罷了。
唯一可圈可點之處是電影沒有深入四位主角的內心世界,探討他們的真實情感。他們(四位一體)似是一種社會意識多於有故事發展空間的角色,所以,到結局時,以角色為論,這四個小孩其實沒有進步,沒有反思,也沒有為他們各自的經歷作總結。唯一有傳統起承轉合的角色其實是池松壯亮飾演的樂隊經理人,但就來去匆匆,著墨未夠左右故事大局。
如果你有興趣入場,代表你本來就期待欣賞《 喪青獻世樂團 》跳脫的風格,除非你事前對這部電影零認知,就不要跟別人說你被會它嚇怕了。導演長久允是拍廣告出身的,對畫面構圖和鏡頭運用講究程度極高。鬧劇一旦落入功力不足的導演手中,可以拍得很爛,也可以拍得很「膠」,慶幸這部電影由功力深厚的導演操刀,畫面拍攝經過精心策劃,很美,很精緻,就算你不愛電影的劇情或風格,也請嘗試學會欣賞導演的拍攝技巧吧。
文: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