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觀看電影《女權之聲》(Suffragette)之前,回憶起近年一些類似的電影,例如《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逆權師奶》(Cart)甚至《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並期待著《女權之聲》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以戲論戲,雖然《女權之聲》 拍得頗沉悶,缺乏戲劇性,但富教育意義,除了讓觀眾認識到英國女性的平權之路,還彷彿在鼓勵香港人爭取民主不要氣餒。
電影從小人物Maud的角度,折射出二十世紀初英國女性被壓迫、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主角Maud(Carey Mulligan飾)從7歲起便在洗衣場當童工,沒有接受過教育。在機玄巧合之下,Maud認識到女權分子Edith Ellyn(Helena Bonham Carter飾)和女權抗爭領袖Emmeline Pankhurst(Meryl Streep飾),漸漸意識到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問題,開始參與女權抗爭。同時,她亦開始受盡白眼、甚至被親人離棄……
電影走寫實路線,氣氛頗沉重,既抑壓又平淡,沒有刻意煽情的情節和配樂,甚至給觀眾一種仿紀錄片的感覺。戲中女性所面對的情況,比現時的香港糟糕得多,例如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樣上學、從小便要在惡劣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工資被剝削、被男領班性騷擾、離婚後會失去子女的撫養權……
戲中的「黑警」一次又一次打壓女權份子,大部份男性角色和「黑警」作為概得利益者的行為十分醜陋。香港觀眾很自然便會回憶起上年的雨傘運動,把戲中的情節投射到香港的情況、投入戲中的人物,並再次明白到,沒有投票權,就沒有基本人權。單憑一次抗爭未必帶來成功,除非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抗爭,否則當權者根本不會理會沒有投票權人士的福祉。
在電影宣傳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影后級演員Meryl Streep,在戲中飾演女權抗爭領袖Emmeline Pankhurst,但其實她的戲份極少,所以,因為她而入場的觀眾可能會失望了。故事始終是由以Maud為首的多位小人物擔正,表達出社會抗爭甚至革命並不是單靠領袖,而是需要每位寂寂無名的抗爭者不斷努力。全靠每位抗爭者的血淚,才能夠為社會帶來改變。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
另外,除了女權運動這一條的劇情線之外,電影還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主角Maud 所面對的家庭壓力。由於多次參與抗爭而被捕,她和丈夫關係破裂,最終更失去了兒子。演員Carey Mulligan的「素顏」演出,功不可沒,真情流露,表達出女權分子的內心掙扎,令觀眾十分難忘。Maud的遭遇相信能夠引起不少女權分子抑或是其他社運人士的共鳴,家庭生活和理想,或許有時候要二選其一。
最後,電影還可以讓觀眾反思「勇武vs非暴力抗爭」的爭議。起初,女權分子採用「暴力路線」,透過破壞商舖、炸毀郵筒甚至炸毀建築物的方式爭取女性投票權,但成效實在成疑,反而引起了社會強烈的反感,連女性的支持也爭取不到。
最終的那一幕,女權分子Emily Davison衝進馬場示威時被賽馬撞死,傳媒廣泛報導,才開始喚起社會對婦女投票權的支持。雖然這是一次悲劇,但觀眾亦可從中思考究竟「盲目勇武」抑或是「能夠搏取公眾同情的非暴力抗爭」,長遠來說才能夠為社會帶來改變。
7.5/10
文:林兆彬
前學聯副秘書長,註冊社工,業餘時事漫畫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二次創作愛好者。夢想是能夠讓世界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