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 keylight |《 戀愛大都會 》純友誼故事 反思韓國保守愛情觀 本年度最意想不到的韓國「愛情喜劇」!不走童話式韓劇風格,反而以「女漢子」及「男同志」閏密組合作主角,以他們與別不同的戀愛經歷作主軸,打破韓國守舊的傳統觀念,擁抱每個靈魂的獨特之處! ➤ 男女純友誼 改編自韓國愛情小說《大都市的愛情法》的章節《在熙》,《戀愛大都會》講述二十歲的年輕男女主角,因無法融入校園,又同樣喜歡夜蒲而成為了朋友,更演變成「純友誼」同居室友。 電影沒有為男女主角寫下愛情線,反而以他們的友情為主軸,輕鬆幽默地分享二人截然不同的愛情觀,並在彼此陪伴下尋找愛情的可能性。作品希望令觀眾更加理解社會中與別不同的個體,也鼓勵「格格不入」的人繼續做自己。 電影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全球首映後,迅速成為焦點,早前於香港亞洲電影節亦獲得影迷與影評人的一致好評! ➤ 打破保守文化 導演在訪談中表示:「這部電影是為在束縛中尋找自我的人而誕生。」 在傳統的韓國文化中,性小眾及性別定型是長久的社會問題,《戀愛大都會》則大膽打破禁忌,聚焦小眾的情感困境。金高銀飾演的女主角在熙是一位崇尚自由的「女漢子」,放浪不羈地追求愛情及快樂,卻遭受他人白眼與批評;魯相泫飾演的男主角興秀則是一位「深櫃」同志,因性向與家庭決裂,被周圍人視為「病人」。 不像韓國影視常會將生活美化,主角在《戀愛大都會》中能真實地坦露自己的傷痕,引起都市人的共鳴,並思考「愛情」可變化出的各種模樣。故事貼地,觀眾必然可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跟著他們突破世俗束縛,學會愛自己,再懂得去愛。 ➤《戀愛大都會》|11 月 21 日上映 …
hong kong movie
m6 keylight | 無懼爭議 於日本發行《奧本海默》 文藝電影重大推手 —— Bitters End 即使反對聲音不斷,依然大膽購入《奧本海默》的日本發行權?將濱口龍介捧上世界舞台?喜歡文藝電影的觀眾,一定要知道這間專門發行文藝作品的日本獨立電影公司 Bitters End ! ➤將濱口龍介推向國際舞台 Bitters End 由電影製作人田中幸男(Yukio Tanaka)於 1979 年成立,在影壇有重要地位。他認為,獨立電影應該有足夠的自由去挑戰現有的電影語言和表達方式,不被商業市場所限制,但同時也不應過度偏離大眾,要在藝術性和觀賞性之間找到平衡。 其選片風格以藝術性主導,如文學改編、社會寫實、甚至哲學性的電影類型,深受喜愛獨立藝術電影的觀眾支持。Bitters End 積極參與電影的製作和企劃,支持年輕、有創意的導演,例如濱口龍介。 Bitters End 為他發行了多部作品,包括《Drive My Car》及《偶然與想像》及推廣至全球,前者在 2021 年獲得康城最佳劇本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將濱口龍介推向國際舞台。 除日本本地作,團隊亦會選擇引進不少歐美文藝電影,如近期的《盜墓奇美拉》、《落葉》和《新活日常》等,滿足影迷的味蕾。 ➤冒險發行奧本海默 2023 年的《奧本海默》因描寫核武及日本歷史等敏感話題,曾在日本遭受抵制。即使其他國家已一一上映,日本檔期始終久久沒有消息。 直至 Bitters End 無懼爭議,宣佈負責發行,希望透過電影推動戰爭倫理、核武影響等重大議題的討論,可見他們前膽性。在日本發行後,電影伴隨了多場映後討論和專題座談,使當地觀眾能理解奧本海默在科學成就與道德之間的複雜抉擇。 ➤…
m6 keylight|描繪邊緣人物色彩 當代獨立電影導演 Sean Baker 由《跨性有話兒》(Tangerine)到《阿諾拉》(Anora),導演 Sean Baker 都以獨特的顏色調度及溫暖生活化的故事,渲染小人物的故事及他們面對的岐視與困境。身兼導演、編劇和製片人多職的 Baker ,每部作品都口碑滿載,是不可不認識的當代電影創作者! ➤ 專用素人演員 僅推出了六部長片,Sean Baker 都以溫暖的色彩風格及對邊緣社群關注作主題,揭示美國五光十色以外的一面。他特別喜歡使用素人演員,角色表現能更自然和真實。他對現代電影偏好全數碼化感到可惜,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帶出獨有的質感,像《阿諾拉》便採用了全菲林拍攝,而每一部都有專屬的色調。 Sean Baker 出生於 1971 年,父母都是藝術愛好者,令他小時候開始便接觸到電影世界。大學時期更開始學習電影製作。他的第一部長片《Take Out》在 2004 年上映,以一名中國外賣速遞員的日常生活為背景,探討移民生活的艱辛,奠定他的創作風格。 ➤ 以 Iphone 拍攝 而真正令 Baker 成名之作,是 2015 年的《跨性有話兒》。其成本只有十萬美元,全程使用 iPhone 5S 拍攝,講述一名剛出獄的跨性別女性在洛杉磯的友情故事。Baker 表示,使用這個方式是為了讓拍攝更靈活,展現即時性和真實感。然而,作品放到大銀幕上卻毫不廉價。 加上後期製作及夢幻的橙紅調色後,反而令電影充滿復古質感。當中話題性及拍攝驚喜,令其榮獲多個獎項,包括美國電影學會獎「年度最佳電影」及康城「金棕櫚獎」提名。 2017…
m6 keylight|《 阿諾拉 》:脫衣舞孃都追求童話 是青春少艾,也是夜裡的脫衣舞孃; 早熟,卻依然渴望童話; 拜金,但不拜倒任何人 —— 這是阿諾拉夢幻又現實的成長故事。 ➤ 性工作者的人性面貌 根據國際性工作者聯盟 2024 年的報告,全球性工作者有逾 5,200 萬人,而當中女性平均年齡為 14 歲。《阿諾拉》(Anora)的故事雖為虛構,意念卻基於這個真實的社會現象。 阿諾拉是一位二十初頭的脫衣舞孃,對跳鋼管舞,甚至如何撩動男人都駕輕就熟,即使電影沒明說,都可見她經驗及閱歷深厚。一個晚上,她偶然服務了一位俄羅斯高富帥,二人火花四濺,她更成為了他在美國的「全職女友」,並在拉斯維加斯成婚。以為收獲了童話般的愛情、糜爛的生活,但 Happy Ending 在現實中原來不存在⋯⋯ 電影由美國導演 Sean Baker 執導,榮獲今屆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獎,也延續前作《赤色大箭男》及《歡迎光臨夢幻樂園》對性工作者的關注。這個職業總帶著不潔、墜落的標籤,令社會對他們有著既定的不良印象。然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他們在工作以外,都不過是在學習生活的普通人,一樣渴望著奇蹟出現。 Baker 的焦點並不在身體買賣上的爭議、或這個生活方式的艱難,反而是他們的人性故事及情感。觀眾將跟隨這位世故又稚嫩的少女,展開冒險之旅,學習捍衛自尊與愛情。 ➤ 幽默處理社會議題 Baker 的作品寫「人」,就如每個個體都有獨特之處,他的攝影調度也充滿情感。比起快捷準確的數碼攝影,使用根據光線變化的菲林向來是他的首選。《阿諾拉》以 35mm 菲林拍攝,盡量使用自然光,使電影散發真實、生活感的氛圍。 在阿諾拉尋覓真愛的旅途上,她將面對階級觀念、歧視、自尊心等難題,觀眾可看見這位少女立體的性格、剛強又脆弱的一面,以及她在思想上的成長;幽默歡樂的敍事方式,為困境透出幾線光,同時令阿諾拉更使人同情。即使觀眾沒有接觸這個圈子,亦可在她身上找到與自己共鳴之處。 也許這正是導演把電影命名為《阿諾拉》的原因 —— 讓觀眾感受這個女孩的靈魂,而非她的出身或職業。 …
m6 keylight|拒做花瓶 走偏鋒路線星二代 《完美物質》Margaret Qualley 《完美物質》不止恐怖程度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女主角 Margaret Qualley 的曼妙身段與挑逗風韻亦令世界著迷!這位「破格演出」的影壇寵兒,原來一直都在突破「美女」的既定路線,挑戰不尋常劇本! 演藝世家出身 現年 29 歲的 Margaret Qualley,是著名女星 Andie MacDowell 與模特兒前夫 Paul Qualley 的女兒。 Margaret 從小學習芭蕾舞,於 16 歲成為模特兒。優雅氣質更令她獲選加入 「Chanel Girls」行列,擔任 Chanel 品牌大使。她與金牌音樂製作人 Jack Antonoff 於去年結婚。 不被形象設限 戲路廣闊 Margaret 於 19 歲時,因到電影片場探訪當時的演員男友,機緣巧的生合下獲得片中一個小角色,從此開啟演藝事業。之後她曾出演…
m6 keylight|《 完美物質 》愈美麗愈殘缺 對完美體態的恐怖執迷 注入瑩光液體,即可分裂出一個更年輕、更美麗的自己?獲第 77 屆康城影展最佳劇本的《 完美物質 》,以身體恐怖(Body Horror)展現男性凝視對女性身體形象的傷害,以及人們寧願摧毀自己都要變「美」的瘋狂過程! ➤ 康城影展最佳劇本 憑自編自導處女作《血色攞命花》成名的法國女導演歌拉莉花潔,憑《完美物質》奪取第 77 屆康城影展最佳劇本及及角逐金棕櫚獎。首映禮上,全場起立鼓掌長達 13 分鐘,反應熱烈! ➤ 社會對女性施予的心理暴力 一直以來,女性被評價的標準都非智慧或才華,而是外在的容貌及體態。而「青春」總跟「美麗」掛鈎,愈年輕愈貌美,衰老只伴随衰落。即使時代進步,女性始終活在男性凝視之中。特別是電視、雜誌中的女明星,必需時刻完美無瑕,保持觀眾渴望的理想模樣。這種對完美的不實際追求,對女性構成根深蒂固的恐懼與壓力。 ➤ 狄美摩亞投入自身經歷 《完美物質》關於一位因衰老而不再被愛戴的過氣紅伶,源於對身體形象的恐懼而自我侵蝕的故事。曾紅極一時的主演狄美摩亞正正處於這個階段。當年她因《人鬼情未了》而走紅,成為荷里活片酬最高的女星。然而,面對業界的性別和年齡歧視,最終跟伊莉莎白詩柏高一樣淡出荷里活。她的經歷與這個角色融為一體,令科幻的故事與現實重疊,深化電影的真實性。 ➤ 女性執導身體恐怖電影 「身體恐怖」類型電影通常由男性導演執導,但歌拉莉花潔則認為這風格在女性導演手中,可以是更有力的表現手法。她透過《完美物質》,將這種心理暴力顯化成外在的殘暴,以自嘲方式比喻社會目光對女性的傷害,讓大眾重新思考女性可以擁有的樣貌;她也認為《完美物質》中的裸露情節是必需的,不但呈現出人們面對自己身體時的脆弱感,還有外界的目光如何影響自我價值。…
𝗺𝟲 𝗸𝗲𝘆𝗹𝗶𝗴𝗵𝘁 | 《 破浪男女 》純愛的慾望 四個各背負情感疤痕的現代男女,任由慾望主宰,在一場場有性無愛的關係中浮沉。約炮、SM、3P⋯⋯由楊雅喆編導的《破浪男女》,娓娓道出屬於這個世代的「床邊成人童話」。 小綠(劉主平 飾)是一位跨性別女生,嚮往做自由自在的人魚,想知道高潮到底是什麼感覺; 單親霸(吳慷仁 飾 )是個情聖文豪,控制慾強,遇見小綠後忽然找回上岸的衝動;Uberdick (柯煒林 飾)是戴著面具、穿著緊身橡膠衣的繩縛主,遮掩自己溫柔的面貌,便可成為夢寐中剛強的男人;白Q(梁湘華 飾 )曾負了別人,亦被男人負過。沉迷綑縛肉體的痛,讓她暫時忘記心裡的苦。 他們經歷各種感官的破浪冒險,最終都不過想到達純愛的彼岸。 (以下含劇透,慎入) ➤ 純愛戰士 來到 2024 年,性與慾望早已不是禁忌話題。愛情、性別和性向也可以有各種形態。在《破》中,「性」不只是對色慾需求的滿足,也是角色擁有唯一最接近「愛」的感覺。身體上的親密直接表面,無需向對方揭示自己不完美的內心。像小綠無所謂似的說她不想上岸,其實是源於植根內心的「自己是個假貨」的想法。即使別人靠近,她總覺得其火星來的身份終會被識破,然後被拋棄。本以為成了女生就是要體驗「升到南天門」的性高潮,但人魚心底最渴望的,是能遇上純愛王子,義無反顧地愛上真實的她。 電影最後一幕,小綠對單親霸進行「愛的測試」,便是要將自己的「前世」與「今生」一同裸露在這個聲稱不介意跨性別身份的男人面前。能與她上輩子的記憶一同纏綿,才是值得她跳進去的純愛。 ➤ 愛裡無妖獸 戲中埋藏不少神話意象符號,除了人魚,還有白蛇。蛇妖修練百年成人,愛上了人類男人,卻被和尚施法令她打回原形,男人見其真相受驚而死。蛇妖姊妹叫白素貞與小青,《破》的女主角也叫白Q與小綠,但電影沒有將主角表現成淫邪的妖獸,皆因情慾不過是凡人的本能。既然世上有偏執的愛,那麼再極端的性慾也不足為奇。 白Q是殯儀企業高層,白天與斷六慾的神佛打交道,暗地卻享受繩縛的被虐感。看不見繩縛主 Uberdick 的相貌,她可以將他幻想成念想的那個男人。繩是一種另類的擁抱,一種親密的媒介。繩縛中將自己完全臣服予另一個體,不就是「愛」的面貌嗎?而真實中柔弱的 Uberdick,也在戴起面具後喚醒了雄性的一面,給予其勇氣去「佔有」另一個人。 不能敞開內心,只好赤裸身驅。若潛意識會將實現不了的意念幻化成夢,那或許無法表露或獲得的愛便會變成極端的性需求。《破》並不是一套獵奇、以大尺度嘩眾取寵的電影。觀眾入場,所見的只會是四個跟我們有著同樣情感和成長掙扎的普通人,以各自的方式召喚著愛。 ➤《破浪男女》將於 9 月 26 日在各大院線上映。 …
m6 keylight |《 憐憫的種類 》三段式寓言 談人類控制慾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莫怪誕新作《 憐憫的種類(Kinds of Kindness)》備受期待,卻跳過大部分亞洲影院,直接於 Disney+ 獨家上架。電影近三小時,主演分別在三段短篇故事中飾演不同角色。比起較商業的前作,《憐》回歸導演早期冷酷殘暴風格,穿插神話符號,透視人類對「控制」的慾望。 (含劇透,慎入) ➤ 控制慾 vs. 被控制慾 雖以憐憫(kindness)為題,電影卻無處不殘忍。第一段故事講述 Robert 的老闆對他照顧有加,常贈送貴重的物品及大屋,前提是 Robert 需嚴格跟隨他無理的生活指令,由不許生育到開車撞人,都不容拒絕;另一段故事則關於為信奉邪教而離開家庭的 Emily ,因意外被驅逐,因此希望尋找可將人起死回生的「天女」,帶回教派贖罪。 以「善意」去換取絕對服從的行為,在職場、關係、甚至宗教中常見。支配的快感無須多言,然而,亦有不少人甘願成為被支配的一方。像 Robert 因拒絕了老闆的要求而回復自由身,卻無所適從,寧願繼續被思想控制。將自由交予權力者,跟隨規條便能安然過日子,這樣便無須承擔人生責任與無力感。社會上出現的控制與被控制,一唱也要有一和。 ➤ 奉獻等於愛? 第二段故事講述 Daniel 失而復得他失蹤多日的妻子 Liz,卻發現她的喜好及行為變得不一樣,因此懷疑眼前不是真正的妻子,他開始要求 Liz 以極端方式來證明對他的愛。 Liz 的改變,讓 Daniel 覺得這段關係不復從前;妻子唯有靠單方面的奉獻,來維繫習慣了的陪伴。尋常的愛情悲劇,在尤格藍西莫手中卻幻變成血腥寓言。其中探討的,並不是…
m6 keylight | 《 LOOK BACK -驀然回首- 》藤本樹 畫給自己的人生四格 終於要在香港上映了!藤井與京本,用奮不顧身畫下去的青春反骨,喚醒大家被生活埋掉的夢想之魂!這部作品除了關於追夢與路上戰友,也是《鏈鋸人》藤本樹畫給創作者的共勉之歌,及他作畫人生的起承轉合。 ➤ 創作者的自我較勁 藤井自滿驕傲,心中有源源不總的故事意念;不服輸,相信能成為頂流的畫家;而京本自卑敏感,雖然有著一流畫工,卻總覺技不如人,深知自己的不足。 創作不只是天馬行空的實現,當中也包括在自我膨脹和質疑中來來回回的過程。藤井與京本分別代表了藤本樹作畫的兩種狀態,兩者互補、競爭同時互相激勵,沒有對方便無法前進。就如創作者們連夜的內心拉扯,要挑戰自己同時又要懂得收筆的時機。只有不斷超越,才能誕生更好的作品。 ➤ 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 沒有關係能恒久不變,與自己、與畫畫亦然。藤井與京本的分道揚鑣,象徵創作者遠離初心的一瞬。當興趣變成職業、作品要迎合商業因素、後浪的湧現⋯⋯種種現實問題,逐漸渾染了創作純粹的熱誠,畫家只知道要前進,卻忘記該要超越的是什麼。 京本的一題:「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如同當頭棒喝,詰問讀者也問藤本樹自己。 ➤ 回首時不帶憤慨 漫畫其中一個彩蛋,是第一頁右上角出現的「Don’t」及最後一頁左下角的「 in Anger 」,加上作品英文名,便是英國神級樂隊 Oasis 的名曲〈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人生各種離與死別,都讓心中少年慢慢枯萎。然而,與其執著扭轉過去,不如將收集回來的情感養份,滋養尚餘的真摯,成長但不長大。 繼續為最初的目標畫下去吧!唯有如此,他日於結尾驀然回首,才可不帶憤慨也無後悔。 《LOOK BACK…
比 A24 更懂電影?《汪汪夢裡人》《上流寄生族》獨立片商 NEON 選片連獲五年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獎、一手將韓語片《上流寄生族》捧上世界影壇頂端、A24 最強對手 —— 這間美國小型電影片商 NEON,如何憑廿人之力,影響整個影壇? NEON 於 2017 年 由 Tom Quinn 與 Tim League 創立,當初只有二十七名員工。短短七年,他們的選片已獲十多個奧斯卡提名,更憑《上流寄生族》 奪獎。參與多年電影發行的 Quinn 指,他們是一群不會向商業妥協的影癡,旨為新世代的年輕觀眾呈現具挑戰性的電影,不論是另類暴力、門檻高的外語片或紀錄片,只要美學到位便有機會獲 NEON 賞識。 造就影迷心中經典 由開辦初期的成名作《冰之驕女》、《浴火的少女畫像》、《變釱》、《世上最爛的人》等,到最近的《墮下的對證》、《新活日常》及《汪汪夢裡人》,NEON 獨到的選片眼光,不僅受非主流影迷追捧,亦成功將較冷門題材打入大眾市場,成為各大電影節及頒獎禮的常客,將許多有才的導演帶入觀眾眼中。 NEON 的選片條件並非電影的得獎多寡,反而是其是否具備足夠的獨特性,使觀眾願意出門到訪電影院。它們每年發行的電影貴精不貴多,慢工出細貨,令他們一直是非主流影壇的質素擔當:NEON 出品就是好品。 《上流寄生族》孤注一擲 韓語電影在歐美市場的反應向來一般,NEON 卻夠膽在《上流寄生族》劇本階段便將其購入,對於成立僅一年的小型片商,顯然是十分冒險的打賭。直至多個月後,他們才首次在康城影展看到電影成品。 原來, Quinn 已認識奉俊昊導演多年,在未開辦 NEON 前已為他發行五套電影。他稱奉俊昊為「世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因此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