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 keylight |遊戲人出手 拯救「 真人化電影 」! 不論遊戲原作多成功,改編電影後大部分都難逃災難命運。像慘不忍睹的《刺客教條》(Assasin’s Creed)在爛蕃茄只有 19% 評分,即使有億萬預算及實力派演員都救不回。當中最大原因其實就是拍攝團隊都不懂遊戲! ➤ 片商不重視原作精神 像《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片商雖借用遊戲的世界觀與角色,卻把原作的恐怖壓迫感拍成傳統動作片;《刺客教條》雖重現經典橋段如「信仰之躍」,劇情卻鬆散,角色動機薄弱。真人化電影也無法複製玩家與角色共同經歷的「互動性」核心。 加上許多早期改編電影會在「討好玩家」與「照顧新觀眾」間搖擺不定。一方面塞滿彩蛋,一方面又加入冗長背景解說,最終導致敘事混亂,失去原作靈魂。 ➤ 遊戲公司開始主導創作 微軟遊戲部門 CEO Phil Spencer 曾表示:「並非每款遊戲都需要被改編成電影或影集。遊戲本身就是一種成功的媒介,除非有真正的創意目的,否則不應強行轉化為其他形式。」 幸運的是,隨著新一代製片人對遊戲的尊重和熱情,這幾年改編作品的風向正在改變。遊戲公司不再只是授權 IP,而是有直接參與製作的機會,保持創作自由和原作的一致性。 《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的影集,便由遊戲總監 Neil Druckmann 親自擔任編劇與監製,成功將遊戲劇情轉化為緊湊細膩的敘事。播出後大穫好評,成功吸引了大量非玩家觀眾,爛蕃茄上獲 95% 正評;《奧術》(Arcane)影集由 Riot Games 自組團隊監製,從故事到角色全與動畫公司 Fortiche 合作 6…
Browsing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