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Category

電影專題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比奧斯卡更具認受性!世界寶藏影碟選單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m6 keylight | 比奧斯卡更具認受性!世界寶藏影碟選單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獲獎奧斯卡都不夠,對電影製作者及發燒友而言,入選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的作品才算是殿堂級!沒擁有一隻其發行的影碟別自稱影癡!這本內行人的電影收藏聖經,到底何方神聖? ➤ 最完整電影寶鑑 美國影碟發行商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CC)成立於 1984 年,以「發行重要的經典及當代電影」為宗旨,多年來不斷推出高質量的影碟。 除了為年代久遠的舊片修復再版,每隻高質量影碟都附有獨家的導演聲音解說、幕後花絮、場面解讀、專家影評等珍貴資料,連封面都會參考導演原始想法再設計,以褪去當初上映時市場需要的商業元素。CC 開創了「以導演為本」出版影碟的先河,於當年影碟盛行世代來說十分前衛。 雖然價格比一般高昂,但 CC 主打的客群是「有電影品味的收藏家」,豐富內容對影癡而言是無法抵抗的收藏品。即使來到串流時代,CC 具美感的實體影碟依然十分有價值。 ➤ 影響力的認證 能掛上 CC 品牌的作品,都曾在影壇或某種文化中引起迴響。除了經典名作,一些獨立藝術作品都會入選。目前 1700 多部影碟中,寇比力克、雲溫達斯、黑澤明、馬田史高西施等作品當然齊集,而香港導演吳宇森及王家衛的電影亦在其中!即使你未聽過選單中的作品,都知道它會有一定的影響力。 CC 會與導演及攝影師合作,花費長達數年時間重新處理、修復電影,確保畫質及音效都是最頂級質素,並將導演原始想法準確地呈現。 日本知名設計師小島秀曾表示自己是 CC 的老顧客,很多日本已買不到的五、六十年經典電影都可以在 CC…

電影專題

人生至少看一次!推薦10套韓國恐怖電影

人生至少看一次!推薦10套韓國恐怖電影 鬼節剛過,萬聖節也即將到來,正是看恐怖片的好時機!隨著《寄生上流》和《屍速列車》等韓國電影在國際間大獲成功,他們的恐怖片也備受關注,就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些經典韓國恐怖片熱熱身吧! 為什麼要看韓國恐怖電影? 韓國恐怖片不僅在國際電影節上屢屢獲獎,緊張的情節、精彩的視覺效果和精湛的演技亦吸引了大量粉絲。許多人會選擇在串流平台觀看電影,但不少網站限制地區可播放的影片,建議大家使用 VPN 來解鎖,同時保護個人資料安全。NordVPN 擁有遍布 111 個國家/地區、超過 6300 個高速伺服器,同時支援 10 部裝置,讓你輕鬆在家串流全球電影。 宗教驚悚得獎電影:哭聲 《哭聲》融合了日本神道教、朝鮮巫教、殭屍等元素,更拿下爛番茄 82 分高分!故事講述一位神秘的日本人到訪韓國偏遠村莊,隨即引發連串死亡事件。電影不僅劇情緊湊,詭異的宗教符號讓觀眾始終處於懸疑的氣氛中。《哭聲》橫掃當年的電影大獎,也成為影迷口中的驚悚佳作。 經典怪談翻拍:姊魅情深 曾被選為「世界 50 大恐怖電影」的《姊魅情深》改編自韓國古典怪談《薔花紅蓮傳》,講述兩姐妹在母親去世後與繼母之間的矛盾,並揭開驚人真相。雖然恐怖程度不如其他作品,但劇情反轉和人物刻畫衝擊力十足,獲得影迷的高度評價,是韓國恐怖片中的經典代表。 韓國首部驅魔電影:黑祭司 《黑祭司》是演員姜棟元的成名作,也是韓國首部以驅魔為題材的恐怖片。故事講述兩位天主教神父試圖拯救一位被邪靈附身的少女,執意進行神祕驅魔儀式。電影中神父們與邪靈之間的對決緊張刺激,宗教儀式氣氛詭譎。《黑祭司》更打破了韓國的票房紀錄,是必看的經典之一。 神秘宗教大亂象:娑婆訶:六指人 《娑婆訶:六指人》是驅魔題材恐怖片的另一經典,由導演張載玄執導,講述偏鄉村落中的一個雙胞胎女孩,因為與生俱來的「怪異」被視為妖怪,而一連串神秘死亡事件揭開了當地佛儒道教、基督教、朝鮮巫教下各路教派以假亂真的亂象,讓觀眾感受到濃烈的神秘氛圍。 詭譎鄉村x巫教儀式:破墓 張載玄導演另一作品——《破墓》講述了薩滿巫師與法師為解決風水問題,在古墓中對抗邪惡力量的故事。電影展示了傳統巫教儀式與韓國鄉村的獨特風情,帶來與眾不同的恐怖世界觀。隨著驅魔行動的展開,電影逐步揭示了藏在墳墓中的神秘力量和富豪家族見不得光的秘密。 經典恐怖電影系列:女高怪談 《女高怪談》系列是韓國恐怖電影中的經典之作,開啟了韓國恐怖片的潮流。1998 年上映的首部《死亡教室》引發巨大轟動,電影以女生間的複雜關係為主題,將校園霸凌、嫉妒和報復等議題透過恐怖手法展現。系列不僅在韓國票房大賣,也深受國際影迷喜愛。 超真實鬼屋探險:瘋人院逐個捉 《瘋人院逐個捉》以韓國三大鬼屋之一的昆池岩精神病院為背景,講述一群年輕人進入廢棄精神病院進行實境秀,卻陷入恐怖詭異的事件中。影片參考過著名美國電影《午夜再三來嚇》的手持拍攝手法,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又充分利用現實的「猛鬼病院」傳說,使故事更帶真實感,讓喜歡實境風格恐怖片的觀眾大呼過癮。 宋智孝恐怖電影之作:惡·迴家 《惡·迴家》講述失蹤 25 年的妹妹宥珍回到家中後,家人的行為變得詭異,哥哥書振追查背後的秘密時揭露了驚人的真相。宋智孝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展現出不同面向的角色性格。影片情節充滿反轉,讓觀眾無法猜透真相,不禁屏息期待最終的揭曉。 史上最恐怖網漫改編:0.0 赫茲招魂 改編自同名人氣漫畫、被稱為「韓國史上最恐怖的網漫」的《0.0…

  •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憐憫的種類 》三段式寓言 談人類控制慾

    m6 keylight |《 憐憫的種類 》三段式寓言 談人類控制慾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莫怪誕新作《 憐憫的種類(Kinds of Kindness)》備受期待,卻跳過大部分亞洲影院,直接於 Disney+ 獨家上架。電影近三小時,主演分別在三段短篇故事中飾演不同角色。比起較商業的前作,《憐》回歸導演早期冷酷殘暴風格,穿插神話符號,透視人類對「控制」的慾望。 (含劇透,慎入) ➤ 控制慾 vs. 被控制慾 雖以憐憫(kindness)為題,電影卻無處不殘忍。第一段故事講述 Robert 的老闆對他照顧有加,常贈送貴重的物品及大屋,前提是 Robert 需嚴格跟隨他無理的生活指令,由不許生育到開車撞人,都不容拒絕;另一段故事則關於為信奉邪教而離開家庭的 Emily ,因意外被驅逐,因此希望尋找可將人起死回生的「天女」,帶回教派贖罪。 以「善意」去換取絕對服從的行為,在職場、關係、甚至宗教中常見。支配的快感無須多言,然而,亦有不少人甘願成為被支配的一方。像 Robert 因拒絕了老闆的要求而回復自由身,卻無所適從,寧願繼續被思想控制。將自由交予權力者,跟隨規條便能安然過日子,這樣便無須承擔人生責任與無力感。社會上出現的控制與被控制,一唱也要有一和。 ➤ 奉獻等於愛? 第二段故事講述 Daniel 失而復得他失蹤多日的妻子 Liz,卻發現她的喜好及行為變得不一樣,因此懷疑眼前不是真正的妻子,他開始要求 Liz 以極端方式來證明對他的愛。 Liz 的改變,讓 Daniel 覺得這段關係不復從前;妻子唯有靠單方面的奉獻,來維繫習慣了的陪伴。尋常的愛情悲劇,在尤格藍西莫手中卻幻變成血腥寓言。其中探討的,並不是…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為何日本美食電影總是很療癒?料理內的人生調味

    m6 keylight | 為何日本美食電影總是很療癒?料理內的人生調味 日本電影中的料理總帶種神奇的療癒魔力。食事對日本人而言,不只是口腹之慾的滿足,更是每天的心靈維他命。到底畫面中有什麼獨有的人生調味? ➤ 細嚼每刻日常 日文料理二字,解作「料想食物的道理」,意指烹煮時要思考食材來源,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存在;日本人吃飯前會雙手合十,說聲「いただきます!」,其實不是一般所翻譯成的「我開動了!」,而是「領受」的意思,進食前要對食材表達誠摯的感激。 像《小森食光》,便展示了每道平凡菜式背後的心意。簡樸實在的食事之美、對每樣食材的用心,就像對日常的細嚼,提醒觀眾感恩當下。 ➤ 「為誰料理」的心思 食物在日本影視作品中,常盛載角色間的情誼,在宮崎駿動畫中尤見明顯。例如獻出心臟的哈爾及為他煮早餐的卡西火,一頓飯的情節,便道出了兩者間深深的連結,要互相依靠才能延續生命;又如白龍贈予千尋的飯團,代表了彼此約定及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珍惜,令這些家常食物看起來倍添幸福滋味。 ➤ 不被打擾的食光 在日本,一人食有個專有名詞:「孤食」(こしょく)。無須與人交際,不被人打擾,靜靜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孤獨的美食家》的五郎便是一位孤食家老饕。他每天四處頻撲,最大的收獲就是工作結束後的一人食。劇集於深夜時分播放,五郎放下生活煩惱,每頓飯如入無人之境,只有內心的食評獨白,只專注大快朵頤。慢食的實踐,讓下班的觀眾也卸下白天的紛擾,尋回平靜的心神。 日系美食電影的食物都連結了文化、自然、生命與情感,由餐桌直送生活,為觀眾料理人生。其中的溫暖細膩,就是最療癒之味。…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LOOK BACK -驀然回首- 》藤本樹 畫給自己的人生四格

    m6 keylight | 《 LOOK BACK -驀然回首- 》藤本樹 畫給自己的人生四格 終於要在香港上映了!藤井與京本,用奮不顧身畫下去的青春反骨,喚醒大家被生活埋掉的夢想之魂!這部作品除了關於追夢與路上戰友,也是《鏈鋸人》藤本樹畫給創作者的共勉之歌,及他作畫人生的起承轉合。 ➤  創作者的自我較勁 藤井自滿驕傲,心中有源源不總的故事意念;不服輸,相信能成為頂流的畫家;而京本自卑敏感,雖然有著一流畫工,卻總覺技不如人,深知自己的不足。 創作不只是天馬行空的實現,當中也包括在自我膨脹和質疑中來來回回的過程。藤井與京本分別代表了藤本樹作畫的兩種狀態,兩者互補、競爭同時互相激勵,沒有對方便無法前進。就如創作者們連夜的內心拉扯,要挑戰自己同時又要懂得收筆的時機。只有不斷超越,才能誕生更好的作品。 ➤  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 沒有關係能恒久不變,與自己、與畫畫亦然。藤井與京本的分道揚鑣,象徵創作者遠離初心的一瞬。當興趣變成職業、作品要迎合商業因素、後浪的湧現⋯⋯種種現實問題,逐漸渾染了創作純粹的熱誠,畫家只知道要前進,卻忘記該要超越的是什麼。 京本的一題:「你為甚麼會一直畫下去?」如同當頭棒喝,詰問讀者也問藤本樹自己。 ➤  回首時不帶憤慨 漫畫其中一個彩蛋,是第一頁右上角出現的「Don’t」及最後一頁左下角的「 in Anger 」,加上作品英文名,便是英國神級樂隊 Oasis 的名曲〈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人生各種離與死別,都讓心中少年慢慢枯萎。然而,與其執著扭轉過去,不如將收集回來的情感養份,滋養尚餘的真摯,成長但不長大。   繼續為最初的目標畫下去吧!唯有如此,他日於結尾驀然回首,才可不帶憤慨也無後悔。   《LOOK BACK…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 》 一票難求 紀錄日本「夜逃」現象

    m6 keylight | 《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 》 一票難求 紀錄日本「夜逃」現象 Jōhatsu ,日文解作「蒸發」。 近十年,日本有八十多萬人失蹤,部分因為意外,很多卻是自願。早前於百老匯電影中心撳起搶飛熱的「歐亞紀錄片週」作品《人間蒸發株式會社》,便紀錄了人走投無路的一刻,及「夜逃屋」企業如何幫他們𣊬間蒸發。 ➤ 夜逃屋 夜逃屋意指「協助你連夜搬家的公司」,實質卻暗藏隱姓埋名、一晚間消失的意思。作為合法(處灰色地帶)企業,他們會為遭暴力對待、感情糾紛、被追債、甚至想讓遠離父母等人士提供秘密搬家服務,短時間內為客人安排新住址新身份,到陌生城市重拾生活。他們會保護你安全、提供情緒援助及執手尾,一條龍服務。夜逃屋不批判,即使殺人未遂,只要付費,亦可替你你悄悄抹去蹤跡。 ➤ 逃避與逃亡 據報,日本有十萬人曾使用夜逃屋的服務。一些是因面臨家暴等生命危險而「逃亡」,剩下的則是「逃避」:紀錄片隨訪了一位因債潛逃的中年男人,多年來隱居於奄奄一息的大阪西成區貧民窟。雖生活惡劣,但此處沒人知曉他嗜賭欠債的過去,於他已是天堂。離鄉幾十年,連父母去世亦未曾回家。然而,在這個不光彩毋寧死的國度,比起承受失敗和無能帶來的羞耻感和批判,孤身一人可能更輕。 重生前必先經歷死亡。不論為何,這些逃亡者都要先殺死本來的身份,由無開始。像避債者、被仇家追殺者等,他們更需切斷與舊生活的連結,礙於身份亦不能找正式的工作。無以為家,只求今天溫飽。成功走出了當刻的絕望,步向的卻是另一種無助。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由逃亡者、尋人者及協逃者視角出發,揭示滋生於社會罅隙的罪惡、壓力與暴力,如何逼使一個人不惜刪除自己也要逃出生活,直視日本亮麗表面下的猙獰。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9 月 19 日正式上映 (文:三點水@m6 team @miiizusayshi_)…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飢餓教室 》逆向寓言故事 絕食得永生

    m6 keylight |《 飢餓教室 》逆向寓言故事 絕食得永生 這是一個邪能勝正的現代寓言:寄宿學校來了新的營養學教師諾華小姐, 傳授新派「意識飲食」,吃得愈少,不止可修身、保護生態、甚至改變世界!幾位同學深信不疑,齊齊入教成為「歸零堂(Club Zero)」一員⋯⋯ ➤ 矛盾感視覺設計 「矛盾感」是《神蹟疑雲》、《極樂品種》導演謝茜嘉侯斯娜的作品標誌,而競選今屆康城金棕櫚獎的《飢餓教室》亦延續此風格,以和諧超現實的視覺設計,對比暗湧的家庭衝突。 片中有不少家庭場面,家居設計都是整齊偌大、融洽有緻,表面富裕完美,暗地裡卻充斥著父權、疏忽照顧、對子女期望過高等各種教育問題;鮮明愉悅的電影調色,如以螢光黃色、紫色、紅色為主的服裝配搭,亦令每個角色黑暗面更突出。 ➤ 入教歸零 「歸零學」雖極端又欠科學證據,但《飢》中各人卻深信不疑,甚至願意由節食演變成絕食,奉獻自己也在所不惜。然而,令他們入教的,其實非學說理論,而是這個團體帶來的歸屬感及優越感。 片中學生缺乏青少年最需要的父母關愛,也沒有自主權,教育責任被推卸給學校。在缺愛及自信影響下,諾華小姐只要灑下一點點關懷,已足以讓學生誓死相隨。而同為孑然一身、無依無靠的諾華小姐,一班信任她的學生也是她的歸屬之處。學會常有圍圈吟誦的儀式,像動物尋找同伴時發出的鳴叫,讓空虛的眾人連結起來;帶非洲色彩的詭異宗教鼓樂,亦代表團體正往更深的精神層面走去,超越塵世。絕食這行為,比起得永生,更似學生是以自身為武器,反抗父母及世界,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然。 運鏡技巧上,《飢》大量出現以極慢速度將聚焦角色的近鏡拉遠,除了象徵團體對「歸零」啟示的覺察,也代表這群人與外在世界愈來愈遠,甚至成孤立一方。   ➤ 故事部分失色 《飢》這種似對亦錯、光明又黑暗的矛盾荒誕感,正可以模糊立場,讓觀眾自行思考對錯。 雖然美術和概念有趣獨特,《飢》卻似乎過份著重諷刺發揮,令故事部分稍為片面。角色的轉變略見平淡及倉促,而諾華小姐留白的身世亦令其動機欠說服力,各種因素使本應震撼沉重的結尾顯得無力。到底《飢》豐富畫面能否搭救故事性,有待觀眾入場定斷。 文:m6(IG: @miiizusayshi_)…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奧運開幕 致敬多部法國先驅電影

    m6 keylight | 奧運開幕 致敬多部法國先驅電影 巴黎奧運開幕式匯聚了法國引以為傲的文化標誌,其中不少場面片段取自影響深遠的先驅電影,展現法國前衛的藝術面貌。除了誕生於巴黎製作室的 Minions 外,你還認得幾多套? ➤ 積葵大地《玩樂時間》 影片開頭施丹穿過的車龍場景,來自法國名導積葵大地(Jacques Tati)1967 年的經典作品《遊戲時間》(Playtime)。導演一生只拍了六部長片,以群戲為主的作品幽默輕快,諷刺科技發展下的冰冷世界。其自導自演的《遊戲時間》,講述傻氣主角于洛先生在巴黎的冒險。戲中城市充滿眾多有趣細節,每個生活場景都像遊戲。而旋轉車輛這一幕,可愛地展現出眾生相,將日常變成夢幻表演,成為電影經典場面。 ➤ 杜魯福《祖與占》 〈第三幕:自由〉中兩男一女奔跑一幕,是對法國新浪潮經典《祖與占》(Jules et Jim;1962)的致敬。兩位文藝青年祖與占是知己好友,同時愛上了無拘無束的嘉芙蓮,三人選擇以 ménage à trois 方式同居生活。關係發展愈見複雜,最終以悲劇收場。 導演杜魯福是新浪潮代表之一,與曾經的好友高達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分道揚鑣,作品大多關於其個人經歷及感情關係。新浪潮作品風格前衛,現時再看依然反叛強烈,洋溢著革命氣息。 ➤ 首部科幻電影《月球歷險記》 小說改編的《月球歷險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攝於 1902 年,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始祖。電影中六名天文學家進入他們建造的太空艙,由大炮發射至太空,並擊中月球的眼睛。 他們在月球發生各種奇遇,幾經辛苦才回歸地球。曾是魔術師的導演佐治梅里耶斯,以當年極創新的動畫效果,幻想人類登月的畫面,開創了科幻類型的歷史。 ➤ 世上第一齣電影《火車進站》 火車駛透屏幕,火炬手穿越到歷史的另一邊。此片段來自世上其中一部最早出現的電影——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於 1896 年製作的《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封近十年最恐怖、影界最熱話題作《Longlegs》 單憑宣傳嚇壞影迷?

    封近十年最恐怖、影界最熱話題作《Longlegs》單憑宣傳嚇壞影迷? NEON 發行的驚慄片《Longlegs》最近引發了全球網絡熱議!即使香港沒上映消息,相信它都已竄入了影迷的社交媒體之中。這套成本不足十萬的獨立電影,上映即被封近十年最佳恐怖片,令沉寂已久的偵探驚慄類型再展雄風!然而,其吸引力不完全來自電影本身,而是它極其神秘的宣傳策略! ➤  向經典致敬 縈繞當年《殺謎藏》、《七宗罪》和《沉默的羔羊》幾套經典犯罪片的壓抑氛圍,《Longlegs》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新任警探加入調查連環殺手「Longlegs」 的懸案,拆解凶案現場的密碼信,逐漸發現兇手竟與自己有連繫⋯⋯ ➤  預告留下重重迷團 現時很多預告的玩法,都是將電影高潮展現給觀眾,確保傳遞到故事亮點,有時甚至剪得比電影本身更精彩。《Longlegs》 卻相反,於幾十秒的先行預告中,觀眾幾乎無法得知任何來龍去脈,只能從不安的氛圍、屋中高掛的十字架、奇怪符號等訊息,猜想發生了什麼的邪惡罪行。 電影官方 IG 初期僅釋出了幾張受害人的血腥照片及幾個不明所以的關鍵字, Nicolas Cage 飾的 Longlegs 亦從沒現身於宣傳物料中。未知的東西永遠更可怕,預告極少的資訊反而勾起了觀眾的獵奇心,令這齣驚慄片更顯神秘。 ➤ 「揭尾故」式宣傳 6 月 14 日,如美國民眾到報攤購買《西雅圖時報》,會發現一段佔據全版的符號密碼信,最尾寫著「應 Longlegs 要求印刷」。沒有與電影有關的資訊,仿如當年惡名昭彰的「黃道十二宮殺手」的殺人預告,令大眾當下陷入忐忑;   洛杉磯各處公告版都印了一串電話號碼,接通後, Longlegs 會贈你一個毛骨悚然的死亡恐嚇;   片商亦製作了收錄名為「Birthday Murders」奇案的仿真網頁,詳述 Longlegs 的犯罪行徑、血腥現場、在生日被殺的受害者背景,及他留下的密碼信,加強案件真實感。網上論壇 Reddit 的「解碼偵探」紛紛出動,交換線索,解讀出一首首內容詭異、邪教色彩濃郁的詩歌。  …

    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 《 美帝崩裂 》戰爭攝影的緘默

    《 美帝崩裂 》戰爭攝影的緘默 滿臉血跡、高舉勝利右手的特朗普、堅挺飄揚的美國國旗——由美聯社首席攝影師拍下的世紀照片,紀錄了一個歷史性,甚至是預言性的時刻。 新聞攝影的力量從不在於干預,而是引發思考。這張被形容「可能永遠改變美國」的照片沒作任何宣言,世界卻因其磨拳擦掌。而早前被稱作「神寓言」的電影《美帝崩裂》,同樣以新聞記者為主角,以「中立」鏡頭,紀錄美國爆發虛構內戰後的戰火痕跡。現實局勢與電影重疊,令全國不禁再次審視當下及自己的政治信仰。 ➤ 只紀錄 不發問 不久的將來,美國州份宣佈獨立,全國陷入大規模內戰,反抗軍持續進攻白宮。幾個新聞記者因此踏上公路旅程,冒死見證總統命運。 主角 Lee (Kirsten Dunst 飾)說,戰地記者的職責不是提問,而是「好好紀錄,讓人民發問。」然而,新聞攝影沒立場,但總有角度。作品要傳遞訊息,不能只將眼前影像複製貼上。攝影師經過選擇主體、構圖、挑選刊登作品的過程時,已將自身的觀點投入,重新詮譯,是真相的一種「再現(representation)」。將現實選擇性的聚焦,才能引導觀眾提問正確的問題。 電影中,導演亦以新聞記者的目光再現「真相」:內戰起因和時代均留白,缺少預設立場,觀眾只能隨記者進入一場場衝突,目擊暴力;雙方士兵都沒有名字或故事,逼使觀眾不能因同情而有主觀立場⋯⋯電影直到最後始終沒有給予明顯的對錯立場,將記者們拍攝時的驚恐、各種暴力、混亂交由觀眾解讀。 《美》另一引起熱議的原因,是其與當下時勢的 deja vu。 戲中不斷穿插主角拍攝的照片定格,包括槍火對恃、士兵死傷,乍看與現實戰爭現場同出一徹。入面更用上真實的抗議片段,令真假界線更模糊。到底是在親歷電影,還是在觀看世界的未來? 《美》不是一套傳統戰爭片,不旨在渲染反戰或展現士兵的英雄情操,它更接近一齣半虛構的戰事紀實片—— 紀錄一個可能的未來,讓觀眾思考發問。 也許導演跟 Lee 一樣,拍攝是為了告訴自己的國家:不要開戰。 ➤ 神預言已實現? 一幀成功的戰爭攝影作品,可以再現一種真相,也可以左右輿論,影響政局。 《美》透過「模擬」一場內戰,紀錄了現實時勢及未來的一個版本。隨著拜登退選,局勢又再變化,電影有多少會成真? 特朗普被槍擊後,振臂高呼全國戰鬥的一瞬,定格了現代戰爭的暴力。攝者有心,看者有意,特朗普被媒體繪成自由化身,民族主義與權威滲透畫面。這張暗湧不斷的作品,紀錄了什麼,讓全球反思了什麼,或許歷史很快會有答案。 文: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