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專題

m6 keylight |科技寓言逐漸成真 《 黑鏡 》第七季衝擊不再?

m6 keylight |科技寓言逐漸成真 《 黑鏡 》第七季衝擊不再?

自 2011 年首播以來,《 黑鏡 》便以尖銳的寓言風格拆解科技與人性關係,到了今天,許多當年還屬科幻的概念已成現實。Deepfake、影像生成、 A.I. 融入日常,觀眾已不再只是「想像」未來,而是直接活在 黑鏡 世界中。

第七季《 黑鏡 》的回歸,不再強調「科技驚悚」,而是轉向更具溫度的敘事手法。對這部以反烏托邦聞名的影集來說,這轉型是風格進化還是創作疲態的表露無遺?


➤ A.I. 可以代取替人類創作者?


《 黑鏡 》靈魂人物 Charlie Brooker 一向以黑色幽默與社會批判著稱,常探討人工智慧的倫理界線,但在本季開發階段,他也親身嘗試了用 ChatGPT 編寫劇情,並直言:「它寫出來的看似合理,但只是重新拼貼我們以前拍過的東西,毫無新意。」A.I. 雖能掌握格式與語言節奏,卻缺乏靈魂與創意,也無法理解人類幽默。

這次經驗讓他更堅信 A.I. 難以取代創作者對情感的描繪與洞察。因此,本季多數集數也轉向聚焦情感、倫理與悲喜交織的劇情設定,而非單純科技設定的驚嚇敘事。

➤ 彩蛋編織「黑鏡宇宙」

對劇迷來說,本季其中一個亮點當然是各集的彩蛋,它們呼應過往集數,建立一個彼此相連的《 黑鏡 》宇宙。例如再度出現的虛構串流平台 Streamberry、遊戲公司 Tuckersoft 等。

細心的觀眾或許留意到,〈白日夢飯店〉中,主角 Brandy 的住址為「3049 Junipero Drive」,對第四季〈聖朱尼佩洛〉(San Junipero)作出致敬。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之續集中,醫院名稱也是 「St.Juniper」。 這些彩蛋不僅僅讓老劇迷驚喜,更為整個系列構築出更完整的世界觀與時間軸。


➤ 觀眾評價兩極

第七季不再追求「科技獵奇」,而是帶領觀眾思考在高科技的現實中,我們還應堅守什麼人性特質。風格調整引起兩極評價。IMDb 與爛番茄上的落差明顯,有人給出滿分盛讚「黑鏡新詩意」、也有人認為「失去靈魂」。

支持者認為本季如〈白日夢飯店〉、〈悼辭〉等集數情緒更深沉,角色塑造也更具厚度,不再依賴轉折結局震撼觀眾;但另一邊也有不少老粉表示失望,認為《 黑鏡 》少了當年〈白熊世界〉、〈黑函之舞〉等經典集數中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後座力。像今季的〈玩物〉就被批風格十足,但劇情空洞。

當科技逐漸趕上幻想,《 黑鏡 》的寓言力面臨重新定位的挑戰,我們也在真實世界中,一步步驗證這些預言。《 黑鏡 》反應不如從前,是團隊技窮,抑或是科技黑暗面已不再震撼我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