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太空科幻電影《火星任務》(The Martian)終於上映。在四個月之前,筆者觀看預告片的時候,還以為它是經典電影《劫後重生》(Cast Away )的太空版。而在入戲院之前,難免也懷著觀看《引力邊緣》(Gravity)和《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的高期望去觀看《火星任務》。雖然《火星任務》的深度不及《引力邊緣》和《星際啟示錄》,但它沒有令觀眾失望,是一齣非常過癮的電影,帶領觀眾進行一趟火星之旅。
電影改編自 Andy Weir 所寫的同名小說作品,故事講述火星探索計劃「戰神三號」的成員在火星執行任務期間,遇上了大風暴,其中一名太空人 Mark Watney(Matt Damon飾演) 遇上了意外而未能登上接駁小艇,結果獨自一人留在火星上。Watney要利用火星上僅有的物資和自己的科學知識,去保存自己的性命,直至美國太空總署派出太空船去拯救他……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在片長142分鐘入面,其實只是不停重覆同一個戲軌,但觀眾絕對不會覺得沉悶。主角Watney 遇上了意外A,然後想辦法解決難關。之後地球的支援人員又遇上另一個意外B,然後再想辦法克服難關;Watney再發生另一個意外C,又再想出另一個辦法解決難關……如此類推,不斷重覆類似的戲軌,但觀眾仍然會看得非常過癮。
原因究竟是甚麼?與《引力邊緣》和《星際啟示錄》有點相似,電影將虛構劇情與大量科學理論融合在一起,對於未曾去過火星和太空的觀眾來說,如何在火星上求生、未來太空科技等資訊,都是非常新奇的事物。單是觀看Watney在火星上種植薯仔、提煉潔淨食水,就已經很有趣,再加上大量宏偉壯觀的「火星」風景,讓人目不暇給、大開眼界。
在電影開初,Watney從身體裡拔出天線碎片,看得觀眾目定口呆。從這一幕開始,觀眾已經明白到Watney與《劫後重生》中的Chuck不同,Watney根本是一名「超人」。只有最後離開火星那幾幕,才最能感受到他的「人性」。
電影是走輕鬆喜劇的路線,所以戲中沒有花太多的篇幅去描寫Watney的內心世界,亦沒有描寫他的家人。他沮喪了一、兩天之後,便非常樂觀地面對被遺留在火星上的事實,無視孤寂。就算遇上大量的難關,也好像沒有低落的情緒,繼續毒舌,笑料百出。
其實這個設定,讓普通觀眾難以代入這個角色,只能夠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看這位「超人」如何求生,這一點其實有點失色。另外,據說原先的片長不只142分鐘,現在把非常豐富的內容壓縮成142分鐘,雖然毫無悶場,但導致這部電影的節奏過快,很多情節也交代得不清不楚,有一種走馬看花的感覺,甚至有犯駁位。再者,電影選擇跟隨原著小說,走輕鬆喜劇路線,毫不煽情,幾乎把所有劇情放在如何逃生這一點上面,內心戲偏少,導致電影有點單調,缺乏感染力。
最後,電影告訴觀眾一個訊息——科學的必然性與遇然性之間的衝突。自然科學的宗旨是追求萬物的常理和必然性,當科學家以為能夠掌握到萬物的定律和趨勢,但往往預測不到世事的遇然性。火星的風暴、太空種植室意外爆炸、火箭爆炸等等的意外在電影裡屢見不鮮,人類以為自己的計算已經很準確,準備已經很充足,但往往也會遇上突如其來的意外。由Watney遇上火星風暴開始,直至他被太空船拯救,在過程之中往往都有一些偶然因素發揮著決定性的影響,反映出現代科學的局限性。
要克服現代科學的局限性,除了知識之外,運氣也扮演著一鼓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戲中,能夠成功拯救Watney返回地球,並非單單靠人類的力量,也需要靠運氣。Watney樂天的表現,正好提醒觀眾「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一顆樂觀的平常心面對難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謀事,至於最終能否達到目的,始終也要交給時運決定。
8.5/10
文:林兆彬
前學聯副秘書長,註冊社工,業餘時事漫畫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二次創作愛好者。夢想是能夠讓世界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