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 keylight |「 UFO 」 劃過的 90 年代 港產片最浪漫軌跡
最近看了大館與電影文化中心合辦的《半支煙》(1999)重映。一個由謝霆鋒、曾志偉、吳君如、黃秋生等重量級影人演譯的黑社會純愛故事。雖再演「古惑仔」,他們在戲中卻有著「超反差」的笨拙和純真,現在看依舊驚喜。
90 年代是動作片的黃金年代,偏偏有班電影愛好者卻創造了一系列像《半支煙》般,以細膩情感為題的「小」電影 —— 他們便是「電影人製作人有限公司」(United Filmmakers Organization,簡稱 UFO)。
➤ 愈「無價值」愈要拍
UFO 成立於 1990 年代初期,由曾志偉、鐘珍及陳可辛三人創立,集合了當年最文藝的影人,包括李志毅、張之亮、阮世生及葉錦鴻等。他們一反武俠片潮,叛逆地製作出低成本的「小清新」都市電影。陳可辛說:「我們專拍被大公司當作『無商業價值』的題材。」
公司十年內發行了約 12 至 15 部作品,為數不多,部部有趣。作品更請來多位當紅小生花旦出演,如張國榮與袁詠儀的《金枝玉葉》(1994)的、黎明與張曼玉的《甜蜜蜜》(1996)。
➤ 擅長捕捉市井美學
團隊常蹲茶餐廳,偷聽食客日常對話再寫進劇本;場景絕大部分為實景拍攝。像煙仔借給樓下做貨倉的唐樓、黎小軍和李翹吃餃子的板間房等,都非片場搭景,以保留小市民的生活細節與痕跡。以藝術包裹著煙火氣,就是 UFO 電影追求的靈魂。
即使出演的是俊男美女,他們的角色總會有點「Kam」,非常立體;鏡頭會給他們多拍幾秒「無用時間」,像點煙、發呆,透過這種呼吸感讓人物活起來。
成本雖遠不及大製作,但票房口碑盡收,甚至被形容拍出了「香港中產味」。當年若想表現自己有品味,便要說:「我有看 UFO 的電影」。
➤ UFO 劃過又逝去
然而,隨著 90 年代末荷里活大片進軍本地市場,香港票房下滑,文藝愛情片的生存空間也被壓縮,UFO 後期雖尚有零散作品,但最終也無奈散場。
在如今連開戲都十分困難的年代,這種不修邊幅的小品可能比以前更難吸引投資者。電影變得商業化,似乎丟失了以往的玩味及獨特性。
但,所謂港產片,不該只是指由香港人製作,而是要真實呈現出這個地方於這個時代的人文氣息,連結觀眾的生活記憶。除了社會議題,會不斷變形的集體情感,同樣是這座城市的心跳,值得被電影好好記住。
文:三點水 (IG: @miiizusayshi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