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新聞

    《消失的兇手》北京「千謊百計」首映禮 劉青雲率眾人尋找神秘“兇手”

    由爾冬陞監製、羅志良執導之《消失的兇手》於北京舉行首映禮,演員劉青雲、林家棟、李小璐、江一燕、郭曉東、鳳小岳等一眾演員出席是次首映禮。繼《消失的子彈》後,爾冬陞及羅志良再度攜手破案。電影將於12月3日香港上映。由於是次戲中的案件被喻為「全城殺人遊戲」,涉案者眾多,更是有共犯之嫌,大會特別安排一輛大巴士改裝成的「移動密室」,配合《消失的兇手》中的「全城殺人遊戲」主題而成,吸引了不少媒體及觀眾參與,連演員李小璐也進入車內感受一番。…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節

    第44屆香港法國電影節

    每年一到五月和十一、二月,又是保羅和一班法語電影迷破產的時候。說實話,現在主流電影大多數動輒上兩小時,就算再精采的電影看着也挺費神。法語電影大部分能在100分鐘內交代故事,節奏明快,放工去看也不會累個半死;加上近年不少法國本土和非洲、中歐等法語地區的電影探討的話題與香港以致全球社會息息相關,戰爭、難民、同性戀、經濟、人口、全球化、道德價值觀等主題,令大眾間「法語電影=愛情片」的單調而片面的誤解慢慢減退。…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評論

    《女權之聲》權利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

    入場觀看電影《女權之聲》(Suffragette)之前,回憶起近年一些類似的電影,例如《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逆權師奶》(Cart)甚至《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並期待著《女權之聲》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以戲論戲,雖然《女權之聲》 拍得頗沉悶,缺乏戲劇性,但富教育意義,除了讓觀眾認識到英國女性的平權之路,還彷彿在鼓勵香港人爭取民主不要氣餒。…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專題

    靈光每週速報 2015 WEEK 44

    香港票房排行 上週《007:鬼影帝國》擊敗三週冠《我的少女時代》,以一千七百多萬港元票房的佳績奪冠!同樣是新上榜的港產片《哪一天我們會飛》則排名第四位。上映超過一個月的《見習無限耆》看似最終會以接近三千萬港元的成績落畫。較為小眾的作品《福爾摩斯的最後奇案》連續三星期打入十大,證明這齣電影具備實力。…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新聞

    《小王子》動畫大電影香港粵語版感動登場 王菀之、張敬軒好聲音配搭 童心再出發

    由安樂影片榮譽發行,法國國寶級童話、全球熱愛的永恆經典《The Little Prince》面世72年,改編動畫電影《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12月24日將會首次登陸3D大銀幕!由《功夫熊貓》導演馬克奧斯賓執導,從小女孩主角遇上老飛機師開始讓想像出發,喚醒最純真的童心,懷著冒險精神去尋找心中的小王子,重新演繹這個經典人物!電影公司為粵語配音版找來樂壇最佳拍檔兼好朋友王菀之與張敬軒,於今個聖誕以好聲音飛越童真!…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新聞

    《上身》極度驚心 惠英紅再演瘋狂母親 驚嚇度誓必震撼影壇

    由驕陽電影出品,兩屆金獎影后惠英紅擔綱演出的驚慄電影《上身》,是近年難得一見、充滿本土特色的恐怖懸疑片。故事講述精神科醫生Sharon(惠英紅飾),於上流社會極具名氣,作為單親母親的她,唯一寄望是把獨女Jenny(陳穎欣飾)推向豪門,逐撮合她與名流公子交往,萬料不到乖順的女兒,竟屢次做出失常行為,令母女關係陷入惡化。Sharon細心觀察,開始懷疑Jenny患有嚴重精神病,卻不知二人其實已被冤魂纏身,對方更誓要她們血債血償…..…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專題

    經典回顧:《星球大戰前傳I:魅影危機》的10個角色

    1999年,在七、八十年代掀起全球熱潮的《星球大戰》終於要推出新作《星球大戰前傳I:魅影危機》。雖然口碑好壞參半,但(不計通賬的話)它仍然以九億多美金成為六部曲之中最高票房收入的作品。久睽多年,讓我們來回顧電影中的經典角色和演員吧!(下次再談 Obi-wan 和 Windu,所以他們都不在列中 )…

    Continue Reading

  • 電影評論

    《哪一天我們會飛》你掛念你的蘇博文嗎?

    我不用掛念,因為我每分每秒都想着他,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他。 沒有成年版的蘇博文,你大概知道內有乾坤。跟我想像的一樣,即使跟先入為主的糾結打過招呼,已有所防範,肯定的,還是肯定會哭,會哭得很慘。中學時代,有甚麼我想做的最終沒有做,然後漸漸丟失在記憶之海的事,很多很多,但慶幸我仍然牢牢地擁抱住我的夢想。我不甘廿年後人到中年才嘗試尋找我過去模糊的青春記憶,發現錯過了非常之多的機會,恨錯難返,一蹶不振,感覺一點都不好受,對吧?…

    Continue Reading